军统简介(下)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军统简介(下) (第1/3页)

    成员称呼

    军统局的特务称为组员或通讯员,多系受过专门训练的特工人员;当地录用者需经组长引荐,局方批准,并经试用合格。试用期间,称为试用员或试用通讯员。尚未经局方批举的,称为运用员或运用通讯员。GMD两大特务组织之一\"军统\"成立1 9 3 8 年 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成立,简称\"军统\"它是GMD两个主要特务组织之一。其前身是复兴社的核心组织\"力行社\"的特务处。军统局内勤组[1]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大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特别组,它甚至连边远如伊犁、拉萨及一些国外的重要城市都设有机构。\"军统\"的基本组织是\"组\"及直属情报员,它们的特工人员分布到GMD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以及交通运输等各个部门。它控制了一些大专院校的\"抗日锄奸团\"、海关、边卡和交通要道的\"缉私大队\"、\"税警大队\"、\"盐警大队\"、铁路沿线的\"交通大队\",以及江南各沦陷区的\"忠义救国军\"等公开武装部队。军统利用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特务活动。

    1940年4月,蒋介石为集中对日本军队电讯密码的破译力量,下令BIS“特种技术研究应用处”(6处)加强对日情报工作。在6处中,池步洲担任了军政部军用无线电总台第43台主任。1941年5月开始,池步洲在破译的日本外交密电中,他已感到日本要对美国“采取断然行动”了,并判断: 日本对美进攻的地点可能是在珍珠港, 发动战争的时间可能选择在星期天。 军统局破译出日本海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密电后,通知美国海军,但孤立主义情绪泛滥的美国当局怀疑是中国挑拨日美关系,未引起重视,以致酿成严重后果。

    抗战期间,军统局的正式在册人员和学员,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者就达18000人以上,而抗战结束时全部注册人员为4万5千余。其他附属人员牺牲者更众。

    同时军统对GCD进行收集情报和暗杀,如1940年8月13日,中G陈昭礼少将(全国战地动员委员会委员)在崇安吴公岭被事先埋伏的务军统杀害。

    也有一些军统人员投降日本,日本占领区的重要特务头子大多来自军统中统,如李士群、丁默村等。

    军统具体行动

    在举国抗战的形势下,“军统”也进行过一些锄奸、情报及敌后游击活动。例如,在情报方面,“军统”电讯部门成功破译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绝密情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军统”电讯部门成功破译到日本空军准备在太平洋地区有重大举动的情报,经由驻美大使馆武官郭德权告知美国防部官员,但美方根本不予置信。珍珠港事变发生后,美国防部才意识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