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魅影再现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四十九章 魅影再现 (第1/3页)

    郭敬在大同根基深厚,抄没家产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盘根错节的产业自然要充公,能挖出来多少,就看郭登他们的本事了。刘安的任务是清出郭敬藏匿金银细软的银窖,当然宝钞铜钱也先是看不上的,只有金灿灿和白花花才能入他的眼。

    也不能怪也先挑剔,宝钞这个东西,连大明百姓都不待见,无他,贬值的太过厉害。朝廷只发不收,造成流通货币过多,引发货币贬值,通货膨胀飙升。

    洪武八年的时候,一石米折钞一贯,到永乐皇帝的时候,四处征讨,兴建北京城,郑和七下西洋,预算不断攀升,没钱了怎么办,朱棣的办法很直接,那就是开动印钞机。

    然而市场规律不因皇帝的意志而转移,滥发宝钞的直接后果,就是钞值眼中下跌,以至于永乐二年的时候,到一石米可以折钞一百石的地步。

    白银在明初时,就见于流通领域,为了保证宝钞的流通,大明一度禁止白银流通,但宝钞实在不争气,老百姓就用脚投票,尤其是大商人,但凡交易都是用银,就连有的地方官员也至中央禁令于不顾,“商税鱼课用银”。

    朱祁镇登基之后,民间趋向于用银,一股自下而下的力量驱使下,税粮中米的范围逐渐放开。先是南直隶、浙江、湖广、江西不通舟楫处,将税粮折收布绢白银,解京充俸。

    后来皇帝也发现银子的金贵,索性将部分省份的夏税秋粮四百余万石折银征收。米麦每石折银二钱五分,共折银百万余两,于北京内承运库存放。

    税粮折银,减少了农民运送税粮的痛苦,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关键在于内府库充盈,皇帝也乐得推动。

    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大明的府库。大明建国伊始,是只有内库的,内库即国库。内库共有十库,内承运库就是其中之一,隶属于户部,有掌印太监一人。内库设置之初,实为公器,虽然归司礼监掌管,但户部用银也可以从中调拨。

    到了宿主朱祁镇亲政之后,眼见金花银的数量巨大,就逐渐起了将内库从户部剥离,仅供皇家专享的念头。为此在北京通州一带兴建太仓库,用于存放金花银超出百万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