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岐山之下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五十七章 岐山之下 (第1/3页)

    太玄出关后没有在首阳山多停留,下了山走褒斜道径直往咸阳而去。

    褒斜道是秦蜀古道中最著名的道路,也是北栈中较为平坦的一条。其经行路线为:自古长安经户县折西过周至、眉县,由斜谷口入秦岭,沿斜水东侧南行,经鹦鹉嘴、下寺湾,越老爷岭入桃川谷,西过灵丹庙、杜家坪,登五里坡,进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红岩河上游,再折向西南行,经两河口、关山街、古迹街、西江口镇、孔雀台、马道镇、褒姒铺,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褒谷口,经褒城到达汉中。

    《华阳国志》引《蜀志》称其始通于三皇。《读史方舆纪要》称:“褒斜之道,《禹贡》发之,而汉始成之”。是秦汉时期咸阳、长安通往陕南、四川的主要驿路。

    虽然山路遥远曲折,但太玄已达先天之境,身体素质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极限,又有阴阳内力的加持,赶路又快且轻松。

    一日之间就出了汉中郡,到达了岐山地界。

    岐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时至傍晚,太玄就准备在岐山休息一夜,好好感受下岐山的风土人情。这也是太玄并不着急赶路的原因,要是他愿意,不在意内力的消耗,能在一天之内到达咸阳。

    岐山脚下围绕着几个小村庄,大一点的一百多户,小一点的几十户人家,傍晚时分,到了吃饭的时间,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小孩子们也都赶着耕牛往家里跑。

    太玄看着他们淳朴的生活并没有去打扰,向岐山而去。

    在黄帝时代,岐伯就居于岐山之下。

    夏禹治水,遍识山川,岐山地区属雍州。

    商沿夏制,岐地仍属雍州。商末,周部族由彬县、旬邑一带迁至岐山,岐地就成了周部族的属区。周灭崇后,周文王姬昌迁都于丰,岐地东部为周公旦所辖,西部为召公奭所辖。

    西周仍沿九州之制,岐地属王畿的周、召两国,由周王朝直接管辖。

    到了春秋时期,秦襄公领岐地,属秦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