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差遣一年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四章 差遣一年 (第1/3页)

    读完了《八股时文选》,贾珠的肚子早已经饿得咕咕叫了。恰时,素云来喊他吃饭,贾珠高兴得跳了起来,一个劲地以为就要和李纨共进晚餐了。哪里知道,当他来到饭桌前,却见只有李祭酒一个人在那儿。

    “怎么?饭菜不合你的口味?”李祭酒问道,似乎从贾珠的脸色中看出了什么,

    贾珠不敢再多想,说道:“哪里会!好吃的不得了,我还想多吃一点呢!”说着,埋头不语,只顾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饭菜。

    李祭酒听了,命素云再给贾珠盛了一碗饭来,转而问道:“让碧月把饭菜送到小姐的房里去。”

    “不让姑娘出来一起用餐吗?”素云径直问道,也真够大胆。

    贾珠觉得还有戏,豁然抬头看看什么情况,却见李祭酒瞪了素云一眼,也没多说什么。素云会意,随即退了下去。贾珠再次埋下了头,彻底死心了。

    吃过了晚饭,贾珠挑灯走进李祭酒的书房,继续看李祭酒编著的另一本书,《试帖诗选》。李祭酒不仅在本书中收录了试帖诗的精选范本,还以大量的篇幅论述了试帖诗的前世今生。

    原来,试帖诗确切的名字应该是试律诗,而试律诗起源于唐代。有时称省试诗,是因为唐代科举考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的,有时又称都堂诗,是因为礼部考试场所在尚书省总办公地的都堂。

    帖是指帖经,即用默写填空的办法来考查儒家经义,它和诗是两种不同的考试,将两者联系起来是因为有一种做法叫赎帖诗。当时一些有才气的举子因为无法通过默写经义的考查而被黜落,有的考官便允许他们以诗代替,相当于是一种救赎,于是这种诗被称为赎帖诗。

    唐代诗题不一定有出处,考官可以按自己的意图出题,考生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允许提问,称为上请。直到宋仁宗景祐年间,才有了必须在经史中出题,禁止考生上请的规定,后来又将命题的范围扩大到古人的诗句。

    李祭酒在《试帖诗选》上写道:本朝命题,必有出处,或用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