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国子监书库官

    第四十一章 国子监书库官 (第2/3页)

    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雕版就做成了。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为印品。

    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后一经开印,就显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优越性。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

    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国子监刻书之前会请学识渊博的名师进行校正,然后上版刊刻,否则,如果草率而成,错误百出,不仅浪费资财,且贻害无穷,流为千年笑柄,何以代表盛世王朝的文化水平。

    在一书刊刻之前,首先要校勘,校书成为整个刻书过程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判断书籍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保证图书质量,国子监刻书大都经过严格的校勘。

    国子监所刻之书都要三校上版,查监本刻书记载,刊行之前总有校定字样。因为刊印之后要颁行天下,售于民间,故此,对医籍格外重视。

    国子监校勘工作主要是与崇文院合作进行。崇文院是图书整理中心,不仅有专职的校书官员,还有完善的校书条例和程序。四大类书目录的整理、校勘、编撰等工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建立了一套非常严密规范的校勘程序。

    崇文院作为国子监刻书的校勘中心,制定了严格的校勘制度。一部书要经过三次校勘,并审查点检后,方可交国子监雕印发行。凡校勘官初校后,送交覆校勘官复校,第二次校勘后,交主管校勘工作的馆阁官点检详校,经过两次校勘,最后是覆点检官进行审查。

    经过勘官、都勘官、详勘官、重详勘官、再校官、再都校宫这样的严格校勘程序,图书中说误较少,质量较高,得到民间刻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