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九十六章 屏息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九十六章 屏息 (第2/3页)

如此,张佳木也不准停手,已经下令缇骑和边军一起向北方扫荡,不停的建堡巩固地盘。

    至于土地,虽然辽东一路向北越来越冷,但也有大量的良田可以耕作。至于林地和河流里更是数不清的特产,比人胳膊还长的鱼,抡起bāng子就砸到狍子,实在是上天赐给的一块良田美地。

    这么样的好地方,当然不能给胡虏继续糟蹋下去。

    从山东、山西、直隶一带,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沿着修好的官道向辽东前进,每户都可以有百亩土地,官府无偿提供农具和种子,还有马匹和耕牛,房舍也可以由当地厢军帮助修建。

    这么好的条件,陕北那些条件太恶劣的村庄已经迁走不知多少人。故土难离,但那是没有组织的前提下,现在有组织的劝导这些地方的百姓整村整村的迁走,沿途费用全部由官府承担,而且还提供医药和向导,在当时的情形下,明知道出门十之**会死,还是有不少人走西口,闯关东,现在有官府这般帮助,愿意摆脱困境的人,自是越来越多。

    光是天顺四年一年,从陕北就迁走了超过一万人。

    如果不是顾忌到当时的交通和房舍建筑的速度,还有疫病等不可控制的天灾,所以把人数压住了,不然的话,翻上几番也不是难事。

    就算这样,张佳木也有信心在十年内,把辽东充实到三百万汉人以上。

    这样,到了原本时空的明末时期,在辽东最少有超过一千万以上的汉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渔猎民族的生存空间。

    虽然做足了功夫,边军也没有闲着,原本的建州卫在这个时空根本就不复存在了,尽管李瞎子等人不知道太保为什么忌惮一个人口稀少的弱小部族,但还是遵从命令,建州诸卫,除了被送到内地分散居住的妇孺外,几乎就被全灭了。

    这自然是小事一件,几乎没被列入缇骑和边军的武勋之中。

    边境太平,明军是追着北虏打,回想土木年间的旧事,叫人如有恍若隔世之感。

    这一切的功劳该算在谁身上,不要说朝廷上层,便是中下层的武官和普通将士,也是心中有数。

    至于在民间,张佳木的评价形象已经好到无可再好,免费的学校,赋税调整后的高效公平,官府的廉洁与行政能力,司法独立后的判案侦查能力,几年之间,越是繁华地区,越是交通便利的地方,便越可以更早的感受到了这种叫人欢喜的变化。

    最多十几二十年后,整个中国都会变化的更深入,从教育到官场规则的改变,犹为深远,时间越久,人们的感受就会越深。

    一切顺畅,却不是武官之福。

    时间越久,谭青就会相信大明会越来越太平。

    因为这一切都是张佳木在主导,大明在他的指挥下在改变着。一天比一天更强大。在当时大明人的认识中,除了北虏也没有人能威胁到大明的安全。而张佳木已经在做铲平北虏的工作,不仅在做,而且一定会成功。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