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结局2

    第166章结局2 (第2/3页)

面被一举打破,几万太监失失去了工作甚至生命,很多人被发配到各个皇庄老老实实的干活。

    而罪行大的太监则直接被抄家发配海外,只剩下一部分太监老老实实窝在宫中苟延残喘,连出宫都必须获得内务府的同意。

    而内务府名义上是由皇亲掌管,事实上也是控制在文臣手中,更重要的是张超还废除了内书房,重申太祖的制度,禁止教授太监们读书。

    但是宫中确实需要识字的人,张超的办法很简单,开始重用女官,识字的活直接交给女人就好,不男不女的太监一边去。

    而且为了拉拢女官,张超将宫女的地位升高,同时限定了宫女的服役年龄,宫中的女官宫女不能超过二十岁。

    另外他还仿照宋朝制度,太监一旦升迁,就直接转为武臣,由兵部管辖,这从根本上保证了文官对于太监的控制。

    通过这一系列制度,明朝横行了一百多年的太监问题算是在张超时代被完全解决了。而因为皇权被约束,各地地方官对于皇族的反攻倒算已经开始了,就在政变之后的不到半年,有数百名皇族光荣的进了凤阳养猪院。

    而这一次政变最重要的打击目标勋贵集团被彻底摧毁,所以就在勋贵完蛋不久,兵部会同户部关于如何解决地方上屯田已经形成了一些想法,大明朝廷名义上拥有的众多公田屯田此时成了一块块大肥肉,等待着文官集团的开垦。

    所以现在是一个文臣的顶峰时刻,没有了皇帝的约束,没有了讨厌的皇族太监,他们不论在中枢,还是在地方都可以为所欲为,而目前唯一能约束他们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掌握巨大权力的张超。

    而这个掌握巨大权力的张超已经决意要致仕归乡,他交出来的理由就是不管太皇太后是不是为奸臣挟持,他张超都不是那种祸国的权臣,所以为了他的身后名,他决意致仕,再也不会出来为官了,甚至于张超也明确表态,他不会竞选国士院,他想的是完完全全的退休。

    世上竟然还有这样一个知进退的圣人?所以欣喜若狂的文官们当然对张超的决定举双手双脚赞同,甚至于国士院还没有批准,那些对张超的夸奖已经满天飞,当世圣人的头衔已经戴在了张超的脑门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