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金蝉脱壳

    第八章、金蝉脱壳 (第2/3页)

为上古之时,一位佛门高僧,前往西禅圣地取经。那时天地元气还未散,正是道术最兴盛的时候,西禅圣地,就是当时佛宗的祖庭。

    那位高僧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经书而回,却在乘船渡海之时,风浪大作,一条恶鱼张著大口朝船上扑来,将船头上摆放的经书一口吞没。

    高僧为护经书,跃入大海与恶鱼博斗,最终将其击杀,拖回船头。

    恶鱼一死,海面瞬间恢复风平浪静,阳光灿烂。恶鱼身躯化为污水流入大海,只留下鱼头摆在船上,但经书已失,却再也无法挽回。

    事后高僧只好带著鱼头返回佛寺,每日敲打鱼头,念诵“阿弥陀佛……”,希望讨还佛经,日复一日,鱼头被敲得粉碎。

    但高僧却已经养成了敲著鱼头念经的日子,于是照著鱼头的模样雕了一个木质的,每日念经,最后竟然真的成了佛陀。

    于是,后人争相模访,敲击木鱼诵经,就成了佛门子弟的修行习惯。

    不过,萧陌却是知道,这则传闻,不过是后人牵强附会而成。佛门子弟喜用木鱼,只因为鱼昼夜常醒,从不闭眼,所以刻木形而击之,用意是警醒自己,不能懈怠。

    这就和佛门的戒律是一个意思,只是后来渐渐流传,人不知其意,木鱼却大为风靡,流传天下,成为佛门的象征之一。

    其实此器道门弟子也多有使用,最早是作为道门信物,是来召集学徒,用于讲经的。可以说,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过它的实际意义。

    但是,当天地元气散尽,佛门,道门子弟要么遁入洞天福地,隐世不出;要么就彻底消亡,成为记忆。木鱼这种东西,也随著时间的流逝,而被世人所渐渐遗忘。

    所以要说它真的是一件什么稀世的奇珍异宝,也说不过去,更不应该跟心修之士扯上任何联系。

    因为心修之士是诞生在四千五百年前,而四千五百年前,佛宗,道宗的弟子,都已相继隐世,不再出现于世上了。

    所以,除非它的诞生,是来源于四千五百年前……在心修一门还没有彻底发展壮大起来之时,在天地元气还未溃散之时。

    若是那个时候遗传下来的佛宝,也就说得过去了。

    但刚才萧陌看这木鱼的样子,却很新,一点也不像是一件已经流传了四千五百多年的古物,所以,这其中肯定还有著什么萧陌所不知道的秘密。

    这件木鱼,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异宝,又有什么具体的功用呢?

    怀抱著这样的疑惑,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明月西垂,而太阳还没有升起,正是到了一天中最接近光明,却又最为黑暗的时刻。

    萧陌陡然从沉思中惊醒,一看窗外的天色,瞬间意识到,时机到了。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于是,他不得不收敛自己刚才那完全不知道发散到哪里去的思维,正心凝神,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这处自己生活了三年之久的地方,而这具身体的原主人,更是在此生活了十几年之久,突然一朝要走,还真的有些舍不得。

    但萧陌怀著大毅力,一咬牙,将此生的所有记忆,全部融入这一眼之中。然后再不犹豫,一伸手,就自怀中掏出下午那名萧执事给他送来的三品灵丹,天王保心丹。

    将青玉丹瓶揭开,从中倒出一粒色呈火红,其上如有烈焰蒸腾的奇异丹药。丹药刚出瓶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