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春衫正当时 第十七章 前后两骑入长安

    第一卷 少年春衫正当时 第十七章 前后两骑入长安 (第2/3页)

,还是那个大包袱,还是一大一小两个人,李惊澜摸摸裴小环的脑袋,有点相依为命的感觉。

    走到山门口,却是有人早已等在那里,还是熟人,易秋师兄。

    易秋道长开门见山的说,每个龙虎山有望飞升的大真人亲传弟子,第一次下山游历,都有专门指定的护道人,一是酬谢大真人为龙虎山所付出的,二是表明态度,师父飞升了,徒弟还是龙虎山的弟子,龙虎山还会罩着。三就是既希望下山游历有所得,也不希望他们过早地夭折。一般情况护道人不会插手,主要还是防着江湖上一些不讲规矩的前辈出手。易秋说按说这个活儿应该是北海那位干的,可那位也是随时可以破境,弄不好就是千年以降龙虎山罕见的师徒联袂飞升,就连掌教真人都不敢轻易传书那位,可李惊澜这辈分在这里摆着,就连三代弟子身世煊赫,武道极高的守拙道人都没资格给李惊澜当护道人,张宝熙那边没和李惊澜说这个,私下里却豁出老脸跟张承乾把易秋道长要了出来。

    李惊澜也是转身朝后山方向磕了三个响头,张宝熙在后山望着云雾缭绕的山顶:“惊澜,京城居不易啊!师父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这边坐镇北边的太子周安世也接到圣旨,让他交卸大军给吴庸,克日返京;三年的期限不过寥寥几月,虽说和沧军干了几仗,胜负参半,但太子已经表现出自己强硬的一面,可沧国已经发出强烈抗议,摆明了北边是要打几场大仗的,这个时候把太子召回京城,其实是有损太子的威望的,几位幕僚商议了半天,居然得出一个结论,除非前一道圣旨只是个幌子,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沧国把注意力放在北境,从而让东北的朵颜三卫能够顺利的内附。所以,所谓太子戍边只不过是一颗棋子而已,如今朵颜三卫顺利内附,北境眼看就要迎来一场大战,自然是要调兵遣将,肯定还要调一位沙场老将来指挥的,如果太子在这里,就难免会有掣肘的嫌疑,这个解释,那就符合所有发生的一切了。

    几个幕僚都恭喜太子,原来当初并不是他们所猜测的,太子看来并未失宠,反而镀上一层虽然不太厚,但足以代表军方的金灿灿的外衣。

    然而,谁都没注意到太子微微的皱了一下眉头。

    周安世很担心那个胖子,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