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春衫正当时 第二十一章 太子问道夫子远游

    第一卷 少年春衫正当时 第二十一章 太子问道夫子远游 (第3/3页)

川也不扶他,蹲在她身旁说道:“不错,十几日的功夫便悟出这等招式,你的武道悟性比我强多了。”

    “这算啥,我那当头一刀如何?”

    “那一刀的确不错,在相同的战力下,此刀取了一去不复返的气势,以命换命,关键是不留余力,真到了你境界提升,一刀开山还真不是吹牛。”

    “呵呵,我说我看了一遍就体悟出它的神韵,你信不?”

    童半川站起身来,呵呵一笑,使了个巧劲,一脚把他踹出一丈多远,“有个卵用?”

    李惊澜想破口大骂,胸口气血乱涌,却是口不能言,只好聊胜于无的翻了十来个大白眼给童半川。

    有童半川实打实的喂招,又有玉皇楼护体,李惊澜在月余的时间,内功刀法都是突飞猛进,再也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庄稼把式了,刀谱上的第二刀惊雷,让把境界压在小宗师上的童半川都吃足了苦头,正当他信心满满的准备一鼓作气将第三式“咫尺”拿下的时候,从庆城传来一个不知真假的消息,所谓不知真假不是说消息本身,而是当事人也没看清楚,到底是不是李惊弦。

    黑衣卫的眼线也就是江湖把式,当时情况又是稍瞬即逝,所以只能从口气,衣着和飞剑上大致猜测,可能李惊弦被俘了,出手的是沧国武榜排名第四的金顶寺上师大日金刚喀巴什。

    李惊澜如坠冰窟。

    “老师,您说读史可以知兴替,可是我为什么却只有疑惑?”太子问道。

    “是啊!世上事本来就是胜利者书写的,去伪存真也是一门学问啊!”

    “那编写史书又有什么意义呢?”

    “是啊!我们读书破万卷又有什么意义呢?”

    “读书可以知晓道理,分黑白,明对错,老师为什么觉得没有意义?”

    “我问你,世间的书,可以读完么?”

    太子沉吟了一下,摇摇头说:“大约是读不完的!”

    “那么一辈子只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老师是说,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一般人就能做的,那些能让历史因为自己而改变的不算,用一个不恰当的词来说,就是学为我用。”

    “学为我用?可是如果这个“我”是错的呢?”

    “周厉王不是说过‘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么?’,就是这么解了!”

    “那天下黎民何辜?”

    夫子这才认真的看着自己这个得意门生,“所以说,作为帝王,这个我,要正!要不怕犯错,要敬畏史官,要扪心自问。”夫子一字一顿的说完。

    “要记住你自己所说的话,苍生黎民何辜?这是我最后能教你的了,老师做缩头乌龟太久了,我想去和一些人讲讲道理。”

    “您要下山?”

    “或许是上山呢!也说不定!”

    “如果道理讲不通呢?”

    “呵呵,书院不是还有法棍戒尺么?”

    “可是书院怎么办?”

    “院子是国之土地,读书人是国之良才,书,是国之命脉,难道不是你应该担心的么?却来问我?笨啊笨!”

    夫子转身向山下走去,喝一口酒,喃喃低语一句,声音越来越小,听得清晰的只有一句: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