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庙堂与江湖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正文 第十六章 庙堂与江湖 (第1/3页)

    茂元十年,六月初一。

    今天是一月两次大朝会的一天,帝都天歌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已经有车架穿梭,要么轻车简行,要么左右仆人小厮挑灯左右,也有文臣打死不上马车只坐轿子,导致不时有或两人或四人抬的轿子发出卡兹卡兹声。

    八抬大轿作为同启王朝给文臣的最高礼遇,在大朝会这一天是不允许出现的,因为那位当今女帝唯一的老师和谋士,八两米孔亲师老先生也仅仅是坐着四人抬的轿子进宫而已。

    他不是没资格坐八抬大轿,而是觉得这么大的轿子就好比一个人的卧房一样,太大了并不益于一个人的气运和生机的延续,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周易八卦断命之学问了。

    他曾经也给自己最得意的女弟子女帝娥凰建议过,不要把自己的卧房弄的太大,对自己不好。

    好在后来他觉得一国气运之大,尤其是如今同启王朝之气运有八分都落在了女帝娥凰身上,有了这等祥瑞傍身,那所谓的风水一途倒可以不用在意了。

    天歌城,御道街。

    天珠王府大门前四个硕大的灯笼将门前数丈都照的大亮,门口十数骑披甲佩刀静立。

    大门此时从里打开,两个小厮挑着灯笼先出了门来,随后有一老汉弓着腰挑着灯笼跨出高高的门槛,然后回身将灯笼送到门槛处,一名全身黄金锁子甲的魁梧将军跨门而出。

    “小爷,说了多少回了,以后大朝会您不用再送了,怎么就是不听啊?”天珠铁帽子王唐成声音少见的低柔,跨过门槛的同时,双手伸出搀扶着提灯老者说道。

    “呵呵,小崽子们都当道了,用的着老头子的地方不多了,只有这一个月两次的大朝会掌灯的杂活轮的到我了,怎么?就这,你也嫌老头子我碍事儿了?”老者虽然言语中有质问的意思,可是脸上却一直挂着笑容。

    “哪敢,哪敢啊,这不是担心您的身子骨嘛?”唐成态度谦恭,与平日里那让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军王形象相去甚远。

    老人叫梅观海,当年唐家灭门当夜,因为中了调虎离山之计险些造成唐家彻底消失,差点自决于世。

    在枯井中哭泣的唐成成为了他继续活下去的唯一理由,那一夜他抱着襁褓中的唐成杀穿十六道围堵,世人只知道有人堪称阎罗一般一夜屠尽三千甲士,却不知还有整整十六名九品上武道高手死无全尸。

    “老头子我可是拍着胸脯跟你爷爷保证过,有我小梅在的一天,就要给唐家子孙掌灯一天。”

    那一年唐家鼎盛,一国之母出自唐门。

    那一年梅观海三十岁,改邪归正十年整,唐家姑奶奶香消玉殒整十年。

    江湖少了个梅阎王,唐家多了个掌灯郎。

    整个天珠王府,算上小王爷唐玉楼在内,都得尊称梅观海一声老祖宗,他不是唐家人却胜似唐家人。

    吩咐了左右小厮好生照看老爷子后,唐成跨上一匹汗血铁骑扬长而去,大朝会当日披甲佩刀策马京城者,唯有唐成。

    “老祖宗,王爷走远了,小的们伺候您回去歇着吧。”有小厮接过老者手中的灯笼,恭敬道。

    梅观海点了点头,低不可闻道:“妃儿,成儿已经成了虎熊,等玉儿再长大些,我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