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东海有归期

    第九百九十八章 东海有归期 (第2/3页)

深意。他偷眼看着如同被众星拱月一般的身影,一种无以言说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个伟大人物是他的父亲,而这里是他的故国!

    “长卿兄过誉了!今天所取得的成就,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的功劳。这是无数仁人志士和英勇将士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与天下所有民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果想要继续保持现在的良好局面,就需要我们在座的诸位戒骄戒躁,以最谦虚谨慎的态度把我们已经开始的各方面改革全力推行下去。唯有如此,才能使这个国家保持长盛不败,避免重新陷入兴衰的轮回……!”

    元召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从容叙说。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去刻意的展露锋芒,更不需要隐藏什么。万里山河的画卷在他手里徐徐展开,所有的色彩都在按照他的意志去涂画。千秋万壑,表里春秋。这既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巨大权力,更是一种谁也无法替代的责任。不管成败,都关系着亿兆生灵的福祉,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元公也不用太谦虚了。一切功勋,青史自有公断。咱们的太史公从头至尾可都记得很清楚呢。呵呵!”

    东方朔轻轻拍了拍手掌,笑着说了一句。而坐在后面的太史令司马迁却并没有笑。这位白发萧疏的执史笔者,只是郑重的点了点头。

    “元公及诸位请放心。青史如钩,刻画铭记。斑斑点点,不可或缺。老夫如果不能用手中的笔全面地记载下这一个恢弘的时代,那就有愧于史官这个称号。是会被后人骂的。”

    看到他的认真样子,元召和其他几个人都笑了起来。毋庸讳言,大汉帝国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居功甚伟,能够在将来的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每一个人心头涌动的自豪和荣誉感却是不必多说。

    “元公,如今这件大事也终于忙完了。这几天,来自天下各地的诸侯王和番邦属国的那些王公贵族们已经陆续开始离开长安,回他们各自的地方去。这件事,各有司官员已经在安排,特此禀明一下,请元公和诸位放心!”

    负责这件事的人,是刚刚担任光禄寺大夫不久的辛庆忌。这位年轻的官员,是元召亲自点名提拔的。这次他负责接待这么繁重的任务,本来还有许多人十分怀疑他的能力。毕竟,这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骤然身居高位,已经引起质疑。又要肩负起这么重大的职责,他到底能不能行呢?

    而事实上表明,他能行!这个在很多人眼中并没有多少实际从政经验的年轻人,不仅把这次接待任务组织的井井有条,一点也没有出现纰漏。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更多的时候协助元召,主动承担了庆典的部分重要活动。比如,赴南郊祭祀天地和去高祖皇帝庙祭告的这两次活动,便都是他受元召委托组织完成的。而且都十分成功,引起不少人的称赞。

    可以预见,名叫辛庆忌

    的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