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雨巷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19章 雨巷 (第1/3页)

    王沫儿在拿到自家少爷随手交到她那存放的二十银元时,整个人都还有些不可思议,感觉像是活在梦中一样。

    “这下,我们总算有第一笔收入了。”王德孚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红蔷薇》是半月刊,我一次性交稿两到三万,每月交稿两次,一个月我可以拿到四十到六十银元的稿费(相当于后世的4000到6000块),暂时维持我们俩的日常生活,是绰绰有余的。”

    王德孚只觉得自己的底气变得更加足了,到时候哪怕出现与家中完全决裂这种最坏的情况,他也可以保持淡定,因为他的经济独立了,再也不用受制于人。

    当然了,不到万不得已,王德孚也不想和家里闹得太僵,他并非薄情寡义之人,只是想要获得更大的自主权而已。

    王沫儿用无比崇拜的眼神,仰望着自家少爷,她还以为少爷通过写作来赚钱,是一件希望渺茫的事情,一开始被《姑苏晚报》拒稿,也让她心疼少爷,只觉得他做了无用功,却怎么也没想到,后来峰回路转。

    这件事倒是让王沫儿进一步明白了少爷总是说的那句“知识就是力量”并非虚言,这二十银元如果让她来赚,去为别人缝补、洗衣服,估计做一个月,都赚不了这么多。

    就是因为她做的这种活,毫无技术含量可言,能做的人太多,而《情与性》这样的文学作品,却不是哪个作家都能写出来的。

    杜书桓虽然先替《红蔷薇》杂志垫付了稿费,但是王德孚与《红蔷薇》之间显然还有合同要签,所以在几天之后,王德孚便见到了《红蔷薇》的总编凌静苏,他依旧带着几乎与他形影不离的王沫儿。

    他反正并不承认他是《情与性》的创作者,而是把王沫儿推了出来,当“伊人女士”。

    凌静苏是在苏州城中的一家茶楼中约见王德孚的,这一日正好下着雨,去茶楼需要通过一条巷子,这里的建筑古风浓郁。

    巧合的是,撑着油纸伞、穿着现代汉服的凌静苏,在走进巷子前,便偶遇了王德孚,但彼时的他们并不相识,然而只是对视一眼,两人就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毫无缘由,也可以说两人的外貌都太过出色,在完全陌生、没有交流的情况下,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靠外表靠什么呢?

    王德孚驻足停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