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一张科举零分卷的诞生

    第四百零一章 一张科举零分卷的诞生 (第2/3页)

穷书生资助路费,高中进士之后回来赎身迎娶或者狠心抛弃的桥段,彻底成为了历史。

    由军方带到各处,全国一十三省增设一百五十处考点,几乎是每个府内都有。而且为了防止当地的官员有私心,帮助当地的考生作弊,这次监考全是讲武堂的军官。获得资格的考生只需缴纳很少的报名费,大抵是试纸的钱,就可以参加。

    因为是第一年,拥有考试资格的人需要进行审查,北伐军有功之人家眷免检;沦陷期间家中有为清廷效力的一律不准参加;三代之内有作奸犯科杀人放火的,一律不许参加;若有不识字胡乱报名者,查到了严惩。这次审查之所以如此严格,是为了控制考试人数,毕竟第一次没有门槛。将来等教育机构铺设得差不多了,门槛就要变一变了。

    侯玄演已经着手在各个县开设公办学堂,让适龄幼童启蒙认字,文字是文化传承的纽带,不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明朝学风虽盛,不识字的人却是极多,开民之智就要改变这种情况。反正现在许多秀才都没事可做了,给他们个工作岗位养家糊口,总好过天天在家中当个米虫掉书袋要好。

    将来就要公办学堂毕业,才能参加五月恩科,跟后世的高考一样。

    这次的试题也很特别,由侯玄演亲自出题,据传看过的大臣都连连摇头,不知所谓。

    五月天不冷不热,正好适合这样的考试,在浙江金华府,考场外早就人山人海。

    一青衫书生,摇着扇子笑道:“哈哈,吴兄乃是我辈浙东年轻读书人之首,天下谁人不知,这次定能折桂高中。”

    “刘兄客气客气,谁不知道你是松华书院第一才子。”

    “哈哈,吴兄,请!”

    “刘兄请。”

    刘守静和吴宪本来都是才气一般的士子,但是朝廷几次大的清剿,将那些名门望族出来的名头响的才子都挡在了门槛之外。矮子里面拔将军,没了上面的才子压着,两个人都自视甚高。

    两个长相颇为英俊的才子,手拉手走进考场,几个身穿军服的讲武堂将官面色威严,说道:“时辰差不多了,按各自报名时候的牌子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