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改变

    第四百四十章 改变 (第3/3页)

文不值。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只不过是汉武帝的一句话而已...

    这些年风云巨变,鞑子的入侵和屠杀,还有商业繁荣带来的富裕生活,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

    李中梓背着手,念道:

    “一剑横磨近十霜,端然搔首看天狼。勋名几误乘槎客,意气全轻执戟郎。

    圯上书传失绛灌,隆中策定起高光。山河纵破人犹在,试把兴亡细较量。”

    “好诗啊,好诗!”

    再看署名,是当朝文渊阁大学士张煌言的亲笔,不禁更加崇敬。

    小徒弟仰着头问道:“师父,他的诗比你写的还好么?”

    李中梓沉溺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小徒弟,笑道:“盈儿不要乱说话,苍水公乃是当世豪杰,辅佐王爷驱除鞑虏,恢复汉统,这首诗气势磅礴,立意高远,岂是师父能达到的。”

    李幼盈皱了皱鼻子,十分可爱地小声嘀咕道:“我就觉得师父写的好,师父最好了,对不对师哥?”

    旁边的少年不屑地撇过头去,兴冲冲地欣赏起书画来,这里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无数个坊间传闻的大英雄,都在这里留有笔墨,这一刻他只觉得自己和敬佩的人距离如此之近,满足了这个少年的梦想。

    乱世造就英雄,驱除鞑虏的功绩彪炳史册的同时,也让北伐军的功勋们成为国人敬仰的对象。

    尤其是扫盲班建成之后,识文认字的时候,往往会讲述一些北伐的故事,让底层的百姓也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文化永远是锻造一个民族的最好的工具,试想一下全社会都在歌颂辫子戏,都在艳羡爱慕崇拜“四爷”、“八爷”的时候,都在为“康熙大帝”、“十全老人”的功绩吹捧的时候,还有几个记得写下“我年适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的张煌言;

    记得“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河山”的阎应元;

    记得“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的夏完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