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肉中刺儿

    第091章 肉中刺儿 (第2/3页)

王也是你叫的?”

    “本来就是嘛。”桃花一转身又面朝了墙壁,不搭理他了。

    其实桃花说的没错,人们给郑楚江起这个“二阎王”的绰号,不仅仅只为他横行乡里、没人敢惹,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他的表叔秦大川。

    秦大川现年六十六岁,在村里当支书和副书记前前后后算起来,干了整整四十个年头了。按全县的村党支部书记排名,秦大川无论如何也算是老资格了。

    他当书记这么多年,可想而知他在村里的势力该有多大?根基该有多么牢固?

    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县委书记也得让我三分。”试想,仅凭这一点,他在全县上上下下的势力或威力该有多大?他的“关系网”可以说纵横交错、遍布全县各个角落,甚至可以通天也说不准。

    真如人们私下所说的那样:“他一跺脚,全村四街乱颤。”再试想,全村三千人口,谁人敢惹?

    所以人们常在暗地里称秦大川为“大阎王”,但有时也叫他“秦广王”,就是因为他与一殿阎罗秦广王“同姓”,并且一字为大,就这样人们便偷偷给他起了这么个绰号。不过,当着他的面可就没人敢这么称呼他了,否则,你便会自认倒霉吧。

    村里的妇女们常常用他来吓唬孩子,“别闹了,大阎王快来了”、“快睡吧,秦大川可来了。”

    那么,为什么说他干了几十年的支部书记还要“前前后后算”呢?事出有因。

    一九八零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坐落在华北平原上的里阳县,正值联产承包在农村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时还管乡镇一级的党委政府叫“人民公社”。

    秦大川所在的村,早年叫“卫宋村”,据老辈子人们讲,这地方原来是宋朝的边境小镇,也曾经是抵抗辽金的古战场。一九六六年以后,便把“卫宋村”改成了“红卫大队”,一直延用至今,其所属里阳县城关公社管辖。

    秦大川毕业于县办“里阳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回村后,秦大川担任了红卫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因为他思想先进、政治过硬、对党忠诚等等。那是个近似疯狂的年代!他和老婆肖云瑞就是那个时候认识的,并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最终走到了一起,成为了革命伴侣。

    秦大川最大的优点就是他思睿敏捷、胆大心细、能言善变;的确,他也是勤奋好学,写的一手好字,村子里谁家办个红白喜事什么的,差不多都要求他写对联、写帐子,为此他觉得有些沾沾自喜。

    他本是村里的一把手,党政大权他是一手抓,他只要说个一,没人敢说个二。可是,当进入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央提出了各级要党政分开,并相继出台了农村选举法,这下村里要设立管理行政工作的主管干部,那时叫村长,后来才改成了村民委员会主任。

    即便是这样,也没人可以动摇他在村里说一不二的独权地位,那个时候在村子里直至县里头,他的权力和威望已经达到了巅峰,层层叠叠的优秀、先进及其奖状、奖旗等荣誉和名义,花花绿绿地挂满了整个客厅的墙壁,他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风光无限。按照当地百姓的话说,这叫做:猴儿骑马上阳——狂热得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