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写作与养气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四十二章 写作与养气 (第1/3页)

    东汉时的王充,年近七十岁左右,所著述的《养性书》十六篇(均亡轶),完全是他个人亲身经历的经验总结,而不是凭空捏造,或抄袭别人的文学成果。由此可见,写作养生的书籍,需要有亲身经历,才能生动而吸引人。

    人生于世,为了满足耳目口鼻的享受,而不得不忙忙碌碌,四处奔波。而这种受感官欲望的驱使,最终达到目的的结果,不过仅是满足躯体存在下去的基本物质需要。然而,人们通过书写文字,致力于把心虑、思维和想象,通过言辞文句表达、倾诉和展示的方法方式,则属于人类在个性志气、情感意志方面,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精神索求。

    人的一生一世,只有壮志情怀得到了率性释放,唯有心愿意向得以和谐达功,才属于道德理想上的融会贯、名副其实,才会是性格修炼上的滋润顺畅、和谐圆满吧。如果人生,深陷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身心劳顿,并且不能自拔,必定会带来精神疲惫和病魔缠身,从而导致精气过早的衰竭及其凋亡。这就是自认天道及其数理变化的必然结果。

    传说“三皇”年代,凡卓越人物的举止言行,都十分率真质朴,完全没有玄虚华采的道德说辞。唐尧虞舜时期,篆刻文字开始兴盛,像言辞敷陈的篇籍,主要见于宫廷中帝王与大臣之间的书录。历经夏、商、周三代,一直到东周“春秋”阶段,而这期间流行传承的书籍,于文化形式上,虽然明显属于繁文缛节的模样,但在文学内容上,基本仍属于直抒胸臆、就事论事的典范;起码这中间,还没有出现像刻意展示个人艺术才华的娇柔故作。步入东周的“战国”阶段,列国纷争,战火连绵,阴谋诡计蜂拥,奸佞狡诈纵横;与之相伴的文学艺术表现,就是四处涌现出来一些极力标榜自我的奇端异说;而像这样一类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他们举目四望,唯恐不能尽快找到那些可以展示自我能力和个人才华的机会或舞台,他们趋之若鹜的脚步和身影,不只是争先恐后,驰骋文坛的姓名和形象,更是此起彼伏。

    自汉代至于今,文章体例的形式和内容,已然繁花似锦,堪比经典的优秀篇章,仍在层出不穷。单言可以划入“经史子集”中的名人名作,浅阅已经目不暇接,深究唯有望洋兴叹。现代人,如果想去临摹或仿作,即便绞尽脑汁,已经难以超越,甚至望尘莫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