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文化需要匡正释经之书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正文 第四章 文化需要匡正释经之书 (第1/2页)

    天道神明,从来都是高深莫测,唯有天启神谕,间或幽冥闪现。黄河偶见马龙背图,始有《易经》流传兴盛,洛水罕遇神龟负书,才有《洪范》显赫名声。所以,《周易•系辞》中便有了“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说法。但是,历时久远之后,由于前因后果的记录不详,导致离奇怪诞的传闻频仍,其中亦真亦假,落得取舍难辨。

    “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虽然名声遐迩,但与之相伴的纬书,也日渐繁多起来。像弘扬六经的《孝经》《论语》,本身理清义明,反而解说《孝经》《论文》的《钩》《谶》变得隐晦难解。如果经书必须要用纬书来诠释效验,那么现在的纬书之所以被视为虚假不实,主要依据可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者,经书与纬书的关系,本应如同织布机上的经线和纬线,两者材质和规格必须相辅相成,才能编织成为实用的布帛。而今的经书理直言顺,但纬书却诡谲神秘,两者在制式规格上的背离已超千里之外,岂不离奇;

    二者,经书本是弘扬古圣先哲箴言宝训的神彩异能,而纬书只是传达天启神谕瑞祥的灵光图符。所以经书本应博大精辟,而纬书适宜微妙简约。但是,眼下的纬书反而比经书还要繁多芜杂,岂不怪哉;

    三者,何为“符谶”?就是天命的昭示罢了。然而,流传的八十一部谶纬之书,却都说是孔子的作品,而又说唐尧时有龙马衔出“赤文绿地”的河图,而周文王见到“赤雀喙衔”的洛书,岂不荒谬;

    四者,商周之前,昭示天启神谕的图像符号确实频繁出现过。因此,春秋晚期,各类经书才能够相继规整完备。但是,现在的谶纬之书,动辄便说成熟于经书之前,亦如织布先纬后经,岂不大错特错也。

    上面罗列现行纬书的悖理不实之后,关于如何区别真假纬书及其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也。其实,经书足以垂范千古,何须纬书滥竽充数矣。

    天启神谕的图像或符号,原本仅是天地人之间互动,昭告世道运行的瑞祥或凶兆,根本不是为了宣贯经书的需要。所以,河洛不再出图符,孔夫子仰面叹息不已。如果河图洛书可以伪造,圣人又何必唉声叹气呢?往昔周康王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