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哀与吊的本意

    正文 第十三章 哀与吊的本意 (第2/3页)

    归结上述例证,再论哀辞写作的要点,就是要于情感上着重体现痛心悲伤,并于词语上重在表达爱怜惜别。

    针对夭折的未成年人,因为他们还谈不上有立德立行的人生成就,所以赞誉着重于聪慧,悼念着眼于容貌。

    所以,只有发自内心感受,唯有出自情真意切的哀辞,才能恰如其分和恰到好处。

    如果仅是为了书写哀辞,而刻意杜撰哀文,必定奢华浮夸。奢华浮夸的哀辞,必定华而不实。

    唯有情到痛处悲自生,只有文到悲处泪自流,这样才是哀辞的精品啊。

    何为吊呢?据《尔雅•释诂第一》解释:“吊,至也。”而在《诗经•小雅》的《天保》这首诗中,有这样的话:“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所以,从远古意义上讲,像神仙下凡人间来问寒问暖的行为,就是吊。

    凡有名望的人,在正常死亡的情况下,都要定谥号,置办丧事,这既是十分常见,也是特别庄重的世俗礼节。

    所以遇到丧事,亲朋故旧一般都要登门吊唁哀悼,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些专门表达此刻心情的言辞。

    另外,按照古代礼仪风俗,像压死、淹死这样的意外死亡,是不能使用

    “吊”这种慰问方式的。但是,春秋时代,宋国发大水、郑国遭火灾之时,各国都派人前往慰问,其理由是国家遭殃而民生夭亡,所以给予哀吊;另外,像晋国修筑虒祁宫、齐国攻占燕城池之际,邻国派人祝贺,但史赵(春秋晋国太史)和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纵横家)都认为,类似劳民伤财、树敌结怨的亡国不义行为,与其说祝贺,不如称哀吊。

    上述例举,之所以在此划入了哀吊之中,是因为有的骄奢荒逸必定陨落早亡,有的狂妄乖离已经病入膏肓,有的生不逢时注定穷途末路,有的恃才傲物已经自掘坟墓,所以追念类似一些人物故事,名为

    “吊”,亦不为过。至于其他情状,再如贾谊渡湘水,睹物思人,感慨而作《吊屈原文》,其中情理兼顾自然恰切,语句生动感人至深,应该属于哀吊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