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六章 类比与起兴的艺术特征
正文 第三十六章 类比与起兴的艺术特征 (第2/3页)
“夫人之德”,亦不足为怪啊。然而,像这一类诗词,他们运用
“起兴”艺术,虽然均属于合情合理,却都不属于浅显易懂,而且必须加以旁注解释,方能由此知彼而豁然开朗。
再看
“类比”的艺术特征,无论寄寓情怀,还是阐释义理,在选择比喻对象时,贵在善假于物,关键还是要相得益彰。
例如《诗经•国风•卫风》的《淇奥》中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是用金锡圭璧来比喻品德尊贵,而《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的《卷阿》中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则以珪璋来树立器宇轩昂的形象;再有《诗经•小雅•小宛》的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是以蜂育螟蛉的舍身忘己来比喻养育后辈,而《诗经•大雅•荡》的
“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则用蝉的聒噪来形容胡吃海喝的喧嚣;另外,《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和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前者用身着污浊衣服来表现心烦意乱,后者以心非床席可卷来表明矢志不渝。
像这样一些极其生动形象的例句,都是《诗经》中用
“类比”的经典佳作啊。还有《诗经•曹风•蜉蝣》中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比喻蜂拥升腾的白色蜉蝣如同身穿雪白的丧服,借以暗叹生命的短暂;而《诗经•郑风•大叔于田》的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把驾驭马车比作人在编织而马在跳舞。像这样一类略显隐晦的比喻,也应归于类比行列吧。
战国后期,楚襄王听信谗言而屈原惨遭放逐,在如此背景之下,像横空出世的《离骚》,虽然延续了《诗经》风格,但其中的讽喻,俨然是
“比”与
“兴”交织兼备了。进入汉代,虽然文学风气昌盛,但是作家们大多屈尊权势而偏好浮夸,像《诗经》原本丰富多彩的讽刺劝谏,逐渐日趋沦丧,随之
“兴”的艺术特色,也就销声匿迹了。与此同时,辞赋赞颂,如日中天,于是类比譬喻,得以风起云涌,并且愈发繁华。
但是,从此之后像
“类比”一样的形式内容,则与产生《诗经》那一大时代的原始模样,简直就是形同陌路、判若两人啊。
论说类比的根本特征和具体方式,在选择比喻对象上,原本没有固定模式,确实就是变化无常;在内容方式上,既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相貌,还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