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进京

    第一百一十二章 进京 (第2/3页)

背叛这个国家。

    “这倒不是说我张贤有多愚忠,或者有多高尚,而是我大宋立国两百余年,今日之大宋朝廷,是有史以来,对平民老百姓和读书人最为宽松的朝代,由于太祖皇帝乃是黄袍加身得以坐天下,故而重文轻武乃是立国之本,这种国本,势必导致国富民强而武备松弛,易致至强敌入侵,也容易让奸臣专权,部分受害百姓和将士不得不投身绿林造反,这自然是弊端。“

    但是,大家想想,反过来说,大宋的这种立国之本,却让更多的平民百姓在大宋能够安居乐业,盗匪海盗也毕竟是少数,那么我们造反的理由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因本官一人之命而比天下人性命更重要吗?所以,我们顶多想办法,为国除去奸臣、佞臣,让君王更贤明,让大臣不敢专权、不愿专权,让天下千千万万老百姓都有好日子过,而不是受点委屈就想着要颠覆大宋朝廷,自己取而代之!本官话说到这里,从今往后,再有敢言造反者,本官必亲手诛杀之!”

    当张贤说完,张贤父亲母亲脸上顿时舒展开来,就连罗三天娘亲,嘴角也露出了微微的笑意,轻轻点了点头,让张贤始料未及的是,罗三天娘亲很快就有一封书信飞到了大宋皇宫中去,为张贤日后布局皇宫,帮上了大忙。

    堂下众人此时也是鸦雀无声,大家仔细想想,也正如张贤所说,姜威顿时脸红如桃,低着头对着张贤说道:

    “大人,都是属下一时气愤,胡言乱语,大人切莫挂在心上,属下以后定当谨言慎行!”

    张贤父亲对着张贤微笑着点点头,站了起来说道:

    “诸位,我儿已经说了,造反之事休提,之前事情也既往不咎,忠君报国,乃是我张家的祖宗家训,故而,我张家绝不会造反,哪怕是丢掉性命!”

    张贤表明态度也就罢了,这些骨干心腹其实也是为自己着想,可以指出别人问他,但是不能折损大家的一片苦心。谋天下者谋人,人才是张贤看重的根本,张贤说道:

    “大家好意,本官不是不知好歹,更是心知肚明,此事休提。现在,本官也已经决定了,就接受武锐军指挥使兼“降匪管勾安抚司事”一职,那贾似道不就是想让本官带领一帮子降匪出征鞑子,好要本官性命吗?那好,本官就如他所愿,带领这五千降匪去襄阳做先锋!所谓人能到处能,草能到处生,本官就不相信这些降匪还真能翻了天,把本官给杀了。那贾似道不是说,要本官带队先去京师临安,他贾似道还要给这支降匪军队派驻监军吗?本官就看看他贾似道能干出什么事儿出来!”

    张贤顿了顿继续说道:

    “诸位,本官此番一去,可能会旷日持久,所以,家里面的事情一定要安排妥当,首当其冲的便是这武锐军的操练,由王复王营指挥使接任武锐军副指挥使,等有合适人选,再吧你的营指挥使一职交接出去,但是现在我们稀缺人才,只好让王大人一肩挑了。大家务必明白,武锐军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根本所在,因此,要勤于操练,等本官下次回来,武锐军必须是一支能战、善战、战之必胜的强悍军队,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我们以一当十,战胜过数万悍匪就骄傲自满,要知道,这些悍匪面对鞑子的时候,可是望风而逃,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