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胡人南迁

    正文 第十二章 胡人南迁 (第2/3页)

内依然鸦雀无声。程咬金四下看了一眼,走到殿中跪下道:“陛下,臣是个粗人,也没有什么良策,但是臣愿倾尽家财以充国库。臣愿献粮五千石,钱一千贯,请陛下恩准!”

    “知节真是忠君爱民,朕心甚慰。恩准了!”李世民说道:“但这也不是办法,朕就算将满朝文武的家底全都掏光,也是杯水车薪。众爱卿还是要想个万全之策,才能以解草原百姓的疾苦啊!”

    此时殿下的百官已经将程咬金的八辈问候了个遍,你娘的,你开了个好头啊,我们捐还是不捐?不捐就是不忠,捐的话这也太他娘的多了。你一个武将捐了五千石,一千贯钱。这他娘的是要人命。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道:“陛下,臣家资不厚,也愿献粮五千石,钱两千贯。”

    这会下面的人都坐不住了,纷纷起身献钱粮。献多少要看官多大了,长孙无忌都没有敢低于程咬金,其他豪门大族高于程咬金官职的官员们,谁敢献少。户部尚书戴胄可是乐坏了,不等李世民吩咐,就让人拿来纸笔记了起来。

    御史大夫魏征站在人群中,一动也不动。等这些人都登记完以后,走到殿中跪下道:“陛下,臣无家资,就不捐献了。不过臣有一策献上。”

    李世民龙心大悦,道:“爱卿快快到来。”

    “陛下,草原牛羊生长缓慢,如今草原牲畜是不存一二,需要几年才能恢复过来,如果草原几百万百姓都要让朝廷周济,其结果必将是草原百姓食不果腹,内地百姓将负担加重,最后必将升起大乱。以臣看来,只有将部分胡人内牵一条路可走,教他们在战乱荒弃之地耕耘,那么他们熬到了秋收时就能自给自足。如此这般,朝廷也能免去一笔沉重的负担。”

    “嗯,这个法子不错。”

    李世民话还没有落音,一位大臣走到殿中跪下道:“臣萧瑀叩见陛下。臣觉得魏征所言万万不可。”

    李世民有些不悦,萧瑀这人在贞观年间被五次罢相,这是在历史上也是极少的,此人才学能力都有,品行刚正不阿先不说,脾气还尤其的大。魏征这种犟人,都在他面前都不行。贞观元年,他因和陈叔达政见不和,于是乎萧老头在殿内大打出手,整的殿内混乱一片,李世民多次制止都不行,最后李世民将他罢官免职回家反省去了,谁知这老头气不过,病了。李世民只好又将他认命为太子少师,这才算完事。你说一个这样的人开口反对,李世民能高兴吗?

    “爱卿有何异议,还请道来。”不让说也不行啊,要是再气病了,李世民还是得不偿失。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百万胡民内迁,三十年后滋生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这等于给我朝埋下祸根。晋之灭亡,就是胡人内迁所致,此议还请陛下斟酌。”萧瑀说完后,回到朝班之中,闭目养神了起来。众多朝臣瞬间左右交耳,殿内一片嗡嗡之声。

    李世民一脸无奈,萧瑀此人让他很是无语,放完雷,扭头就跑到远处听响去了,也不管雷能不能炸到人。

    “陛下,臣以为萧大人所说不妥。常言道此一时彼一时,当今陛下乃是古往今来圣明之君,其威加海内,德厚四海。如不能接纳治下之民,何以让那些想要归附的小国安心。”长孙无忌,站到殿中说道。

    萧瑀在朝班中走出,与长孙无忌遥遥相对道:“老臣说着话,是有根据的。司马氏迁胡入关,才有了永嘉之乱。长孙大人你身为国之辅宰,应当事事周全,哪有你这样做事的。我看你怎么把上百万的胡人弄到关内的,你又拿什么稳得住他们?”

    “萧瑀老儿,我知道你看我不顺眼,看我是布衣出身,门第不高,不该做这个右仆射之职。那么老夫问你,你这高门大户出来之人,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