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陈庆之

    第六章 陈庆之 (第3/3页)

,朝政大权尽在太后胡氏之手。这胡太后喜好宴饮游乐,挥霍无度;又大肆崇佛,于龙门等处开凿石窟,滥用民力;更可恨的,这胡氏生性淫荡,只要被她看中,不管王公大臣,皆召入宫中逼其私通。而杨某亦被胡氏逼淫……”

    杨白华斟满酒盏,再次一饮而尽。

    “起初杨某还想,若能规劝太后,以大魏天下为重,即使自己落个弄臣面首的骂名,也是值得的。可这胡氏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横征暴敛,搞得民怨沸腾,天下之势汹汹,如此下去,大魏动乱将至了!”

    陈庆之端起酒盏,“杨兄忧国忧民,不惧个人得失,庆之佩服,敬你一盏。”

    饮下酒水,杨白华满怀悲愤继续说道,“可怜我大魏将士,以血肉搏来的千里江山,就要毁在这妖妇手上了!若与其纠缠下去,将成千夫所指,留千古骂名,一旦天下有变,必然还会祸及我仇池杨氏全族。杨某思虑再三,不得不南逃避祸。”

    “真是难为杨兄了。如此隐晦之事,杨兄能坦诚相告,足见对在下的信任。在下必全力向陛下举荐,让杨兄在我大梁有用武之地。”

    “多谢子云兄的美意,不过,这用武之地一说……”

    “杨兄有什么顾虑吗?”

    “北魏毕竟是我故国,实在不愿与故国将士兵戎相见。杨某是叛胡氏,却并非叛大魏。子云兄能否为我在建康谋个闲差,哪怕职位卑微,只要能让我一家可以糊口就行。”

    “杨兄的心思在下明白,可杨兄毕竟是名将之后,陛下必然也看重你的将才,若不能为大梁统军杀敌,恐怕……”

    “杨某只是不愿再屈从于胡氏的淫威,对故国并无怨恨。如此不情之请,还望子云兄能多多担待。”

    “既如此,庆之尽力而为。”

    “多谢子云兄,请放心,杨某绝不会做出有损大梁之事!”杨白华双手端起酒盏,“来,杨某敬子云兄!”

    “其实庆之今日,也有求于杨兄。”陈庆之一边斟满面前的酒盏,一边轻声说道。

    “子云兄有用到杨某的地方,只管吩咐便是。”

    “庆之虽是文职,也不擅弓马,但一直渴望效仿韦老将军,儒生领兵,为大梁立下赫赫战功,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陈庆之的话让杨白华颇为吃惊。他万万没料到,一介书生,心中想的却是征战沙场。

    “子云兄,杨某多句嘴,这统军征战,可不是儿戏啊!”

    陈庆之微微一笑,“在下明白杨兄的顾虑。陛下藏书丰富,庆之近水楼台,有幸在陛下的书房遍读各家兵书,也算有些心得。”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可不同于纸上谈兵啊!”

    “这个道理在下自然明白,其实和下棋一样,死背棋谱毫无意义,灵活运用才是关键。”

    “说到下棋,杨某冒昧,听说子云兄曾是陛下的棋童?”

    “呵呵,确实如此,”陈庆之语气平和,“在下本是布衣,有幸自幼便跟随陛下,做了书童。陛下喜好下棋,庆之常陪陛下通宵对弈。陛下荣登大统后,授在下主书之职,为此确有不少非议。故而庆之渴望能回报陛下知遇之恩,为大梁死而后已!”

    “当今南北对峙,虽然近年相对平静,但双方皆不愿并立于天下,战端迟早再开,所以子云兄想弃文从戎,投身沙场,为大梁而战。”

    “知我者,杨兄也!”陈庆之端起酒盏,“再敬杨兄一盏!”

    “那么,杨某能为子云兄做什么?”杨白华正身而坐,神情严肃。

    “那在下就直说了。”陈庆之拱手道,“希望杨兄能指导在下骑兵之法,还想从杨兄的随从里借几名精于骑射之人,以训练士卒。”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这南方历来缺良马,故而南朝历代皆以步军为主,子云兄为何想起训练骑兵了?”

    “北魏铁骑精锐,而这一直是我大梁的软肋。中原地势平坦,利于驰骋,若无一支强大的骑兵,将很难取得重大的战果。”

    “中原!?”杨白华颇为愕然,“莫非子云兄有北伐之志?”

    “相信在北魏,心怀南征之意的士人,亦不在少数吧。”陈庆之微微一笑,“不瞒杨兄,庆之一直在家乡招募子弟,并请这朱雀栈的掌柜陈思保从北方的商人手中购买良马,价格虽然昂贵,但这几年下来也有数十匹,加上挑选出来的一些本地马匹,也能凑出近百的数量。”

    “估计子云兄为此也是散尽家财了吧?”

    “即使散尽家财,仍是远远不够。多得三哥善贾,噢,就是陈掌柜,在这邸店中买进卖出,为在下谋划军资,才能置下如今这点人马。”

    “子云兄未雨绸缪,对如今南北之势必有见解吧?”

    “谈不上什么见解,北方的形势,杨兄比在下更清楚。方才兄台也说过——动乱将至!一旦北方生变,你认为陛下会放过如此大好时机吗?”

    陈庆之的话,在杨白华心头覆上一层厚厚的寒意。他仰天长叹,“妖后祸国啊!”将酒盏中的酒一口气灌进喉咙。

    “在下并非好战之人,只是你我都明白,只要南北对峙依旧,战乱就不可能平息。”陈庆之的目光从门口投出去,落在那火红的枫叶上,“其实双方都在伺机而动,等着给对方致命一击,庆之希望能在战场上以身报国,而不是闲坐京中,清谈度日……”

    杨白华也将目光投向那团红叶,在灯光的映照下,如血的殷红印入眼底,衬托出一抹忧伤,“只是可怜双方将士,不知又有多少人要埋骨疆场……”

    “若能早日终结这乱世,天下再次一统,再多牺牲,也是值得的!”陈庆之的语气虽惆怅,却又透着一股坚定的感觉,“南北分裂已久,王朝更迭,无数英雄豪杰血洒疆场,虽是各为其主,但最终都是为了将这破乱的天下,再次合而为一。这条道路注定了,只能用血肉尸骸来铺就,而庆之,愿为一块铺路石……”

    “子云兄胸怀远大,实在令杨某惭愧。”杨白华起身拱手行礼,“杨某虽无法在战场上追随,但若能对子云兄有所助力,必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