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悲报

    第十八章 悲报 (第2/3页)

甲胄、兵器、战马等,如今更是显得极度缺乏。

    陈庆之不停往返于义兴和建康之间——不但要做好自己主书的本职,不能延误政事,同时还要不断与陈思保协调,保证军粮军饷的供给,以及军械物资的调度。

    陈思保作为陈庆之身后的财政支持,将自己在商贾方面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利用朱雀栈是建康最大的邸店这个优势,收集各方物资价格信息,低买高卖,获利颇丰。这些资金,换来了各种军需物资,源源不断送往义兴军营,让陈庆之能够无后顾之忧。

    在建康的时候,稍有间歇,陈庆之还要去探望韦睿。永昌侯如今已是越来越虚弱了,每次去看望,也聊不上几句话,便要歇息。

    看着曾经意气风发,威震天下,北人畏称为韦虎的永昌侯,如今却形神枯蒿的躺在病榻之上,陈庆之心中难免泛起阵阵悲凉。

    韦放在一旁忧心忡忡的说道,“父亲现在越来越消瘦了,也几乎吃不下什么东西,我担心,这次怕是熬不过去了……”

    “让先生休息,咱们出去聊吧。”陈庆之低声说道。

    出了房间,二人在侯府中漫步交谈。

    “前些日子,陛下带了好几名御医前来,要为父亲诊治。也许是陛下到来的原因吧,那日父亲精神不错,但他拒绝了御医,并对陛下说,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无须再去费神。之后,父亲与陛下一直执手相谈,父亲向陛下建言,一定要密切关注北方的局势,一旦出现时机,务必全力北伐,直捣洛阳。”

    “北魏确实已经开始动乱了。”陈庆之若有所思的说,“北方来的流民越来越多,足见北魏的根基已经动摇了。”

    “你收纳流民这个主意,陛下和父亲说起时,都大加赞叹,陛下认为这是取邻人之水,而泽自家之塘,此消彼长,准备让各地效仿呐。”

    “但也有新的烦恼啊……”陈庆之叹着气,“从流民中新募的兵士,根本分配不到军械,捉襟见肘啊。”

    “父亲也向陛下提起这个问题,说能否让你大量采购军械,或者从武库中拨出一点,用来装备你的部队。”

    “先生为何会对陛下提出这种要求?陛下绝不会答应的!”陈庆之吃惊的说。

    “陛下确实没有答应。陛下说,募兵是知道你一心报国,绝不会做出对大梁不利的事,才默许的。毕竟你现在没有军职,若再大肆武装,怕是要惹来更多非议。”

    “陛下的顾虑没有错。在下没有军职,无法名正言顺的大量采购武器盔甲,所以一直以来,只能靠陈三哥私下购买,但毕竟数量有限,以至于尽管士兵人数不多,但仍无法足备。”

    “先生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啊,为何还要贸然向陛下提出这种要求?”陈庆之疑惑不解的问。

    “父亲岂能不知啊!”韦放一声长叹,“私下里父亲说过,他是无法再为大梁出阵了,虽然对你抱有期待,但你的部队明显战力不足;而如今形势日渐紧迫,父亲想必是心中急切,所以才抱着赌一赌的心态,对陛下提出的吧。”

    “真是难为先生了,在下真是惭愧啊。”

    “其实我倒有个主意,就看子云你是否愿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