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永生花

    第十二章 永生花 (第2/3页)

尸那边跑过去,小伙伴们一惊,都翻过警戒线跟了过去。

    警员们马上过来拦住他们。

    郎飞却疯了一般企图冲开警员的阻拦,眼看着就要和警察起冲突,蒋经桐和雷恩急忙一人一边按住郎飞,郎飞目眦欲裂,不停挣扎。

    欧阳乐马上和警察沟通,说女尸可能是他们的熟人。

    警员们看了几人一眼,尤其是见郎飞激动的神情,很像是认识被害人,其中一名警员道:“你们不要乱冲,我带你们去认!”然后看看郎飞似乎怕他冲动,想说什么但是没有开口。

    郎飞见警员答应让他过去,才不再挣扎。

    几个人小心翼翼地跟着警员走近女尸,走的越近,女尸的轮廓越清晰,几个人的心也越沉。

    待走到近前,郎飞几乎要一个箭步冲过去,被蒋经桐和雷恩拉住,郎飞反手抓住拉着他胳膊的蒋经桐和雷恩的手臂,他看着清水怜奈赤裸着身体仰面躺在都是碎石的河岸边,平日灵动的大眼睛睁着,瞳孔里已经没有了光,全是死气,她脸色惨白,颈子上有一道深色狰狞的勒痕。

    郎飞不忍地闭上眼睛,过来几秒,再睁开时眼睛已经开始发红,他默默地放下抓着蒋经桐和雷恩的手臂,蒋经桐他们见郎飞不再激动,也松开了他。

    郎飞走到女尸边,脱下外衣就要给怜奈盖上,被警察阻止--他们怕郎飞衣服上的皮屑或纤维留到尸体上误导调查!

    郎飞见被阻拦,突然愤怒地冲警察大吼:“那你们就给她盖上啊--你们……你们就让她这么赤裸裸地躺在那里吗?”

    其实,刚刚捞起尸体的时候,警员已经在拍照,拍好马上就会为尸体盖上遮挡布,只是被郎飞他们这一冲才打断了,但是警员们也没有责怪他--与被害者有亲密关系的人才会那么在乎死者的感受--他们经常办案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形的!

    警员很快拿来遮挡布将清水怜奈的尸体的盖住。

    郎飞看着怜奈的尸体,眼睛几乎瞪裂--他的眼神如无底的深渊般泛着痛惜、悲伤和不可置信。

    小伙伴们围在郎飞身边,大家刚刚已经确认那确实是清水怜奈!

    一名警员问郎飞:“你们刚刚站的那么远,是怎么认出死者的?”

    郎飞的眼睛还盯着怜奈的尸体,他几乎是从喉头的底发出的声音:“怜奈的左手上戴着的戒指……”

    警员过去掀开白布的一角,露出清水怜奈的左手,她纤细的中指上戴着一枚戒指——指环部分应该是K金的,上面镶嵌着一枚长约三十多毫米,宽约二十多毫米的椭圆形透明戒面,戒面里有红、黄、白相间的小小的花朵,警员轻轻将指环取下放到证物袋里拿给郎飞辨认。

    郎飞的目光从盯着怜奈的尸体慢慢转向警员手里的那个指环,幽幽地道:“怜奈说这是日本很流行的永生花指环……”然后他就说不下去了。

    那么远的距离,因为角度关系虽然看不清尸体的面容,但是郎飞看到了那枚在路灯灯光反射下有着特殊光芒的熟悉戒指!

    下午,怜奈拉着郎飞的手吻他的脸颊的时候,郎飞就看到了这枚特别的戒指,戒指很独特,很漂亮,戒面椭圆透明,里面是几朵三色的,很美的花朵,戒面像琥珀一样将花朵封塑在里面,精致而美丽。

    郎飞当时拉着怜奈的手仔细辨认,看不出戒面的材质就很好奇地问:“怜奈你这戒指很别致啊,是什么材质的?戒面里是花吗?”

    清水怜奈当时因为被郎飞拉着手而笑得甜蜜,她说:“这个花叫PreservedFreshFlower——永生花,就是永不凋谢的鲜花,是用玫瑰、康乃馨、蝴蝶兰、绣球等品类的鲜花,经过脱水、脱色、烘干、染色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加工成的,它保持了鲜花的特质,且颜色更丰富,最早在19世界的德国出现,后来一直受到欧美国家上流女士的追捧。”说着,怜奈摇晃着手上的永生花戒指问郎飞:“我喜欢它的寓意就买了一枚,怎么样,美吗?”

    郎飞看着永生花的戒指将清水怜奈纤细的手衬得更加白皙,就点头说美。

    怜奈笑着偎进郎飞怀里跟他说:“关于永生花有一个很美的爱情故事,你要不要听?”

    郎飞不太熟练地试着轻轻搂住怜奈憨憨道:“要。”

    怜奈笑了:“据说有一对相爱的情侣即将离别。男子需要去参加保卫祖国的战争,这次告别很可能就是永别了。男子给心爱的女孩留下了一束玫瑰,他说:当这束玫瑰的最后一片花瓣掉落的时候,如果他还没回来,就请女孩忘记他开始全新的生活。男子走后,女孩将那束玫瑰放在花樽里,每天祈祷爱人的平安……

    战场上血腥的消息不断传来,花樽里的玫瑰也慢慢脱水、干枯,女孩却一直没有收到爱人的消息——但是,花樽里的花朵一片花瓣都没有落下,女孩就一直等着心爱的人。

    就这样过了几年,男子带着沉积的伤疤,回到了女孩的家门口,从此,两人一辈子牵手而行再也没有分开过。

    后来,这对爱人的故事流传开来。在欧洲,只要男孩和女孩相爱了,便会留存一捧玫瑰,或将花瓣放在圣经里,或制成不凋谢的永生花,以此祈祷能像故事里的爱侣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