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远方的来信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十六、远方的来信 (第1/3页)

    前面那些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头,算是引子,中间相差了好几十年的时间。书中简短,单说郑恒留在了北平,建国后就是北京。三反五反,文革武斗的,可谓是尝尽了人间的冷暖。郑恒膝下有一个儿子,考古学和人类学的专业,很是优秀,娶的媳妇也好,志同道合。60年代的时候随着科考队一块去云南考察,九死一生,随后又去东北调查,然后又去新疆搞调查研究,结果一去无影踪,生死无踪。郑恒就这么一个儿子,心里实在有些不甘心。偷偷地按照《阴阳概略》里面的内容,占了一卦,居然是明昧不定,但是性命无忧。可是人要是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缝,正巧被人瞧见了,被举报是大搞封建迷信,连带着在上海与资本家、外国女人不清不楚的关系都被抖落出来。被人作为典型,中间老伴实在熬不过去,上吊没了,郑恒一声醉心学问,与世无争,家中接连变动,真是欲哭无泪。

    好在郑恒的儿子走之前,还留下了一个孙子,虽说被组织无情的批斗,但总归家里就剩下爷孙两人,本来是发配新疆,临门一脚,改为发配云南进行再教育。郑恒一方面含辛茹苦、胆战心惊的抚养孙子,生怕出现什么意外,另一方面还要随时检讨自己。但天不遂人愿,自己个儿孙子在二十八岁的时候出车祸,连着孙媳妇一块没了,那个时候郑恒已经70岁了,看着尚在襁褓中的第四代重孙子,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屋漏偏逢连夜雨,破船偏遇顶头风。在这件事情上,郑恒也感慨:老天爷在自己身上可谓是没有开眼。别的不想,指望着自己的重孙子平安长大就好。想当初如果去了香港投奔葛老爷,也许是另一番风景。但这个念想在郑恒心里不过是一闪而过,过去的事情,多想无益。

    郑平安满头大汗,打着赤膊正在埋头翻着自己个儿太爷爷的笔记和照片,看着当年风华正茂的郑恒不由地一阵出神,照片上的郑恒西服革履,意气风发,人的长相更是温润如玉。在看看自己现在这幅德行,真有点给太爷爷丢脸,正恍惚间,一阵猛力给郑平安推得直晃荡。

    “又发什么楞呢?嘿,你别说,今天哥们儿去潘家园啦,一个老爷子看了哥们儿这幅画,正儿八经宋代的画,虽说不是啥名家,但是品相好,这年头已经不多见了,要是哥们儿愿意,一口价2万,怎么样?”李凌云一脸兴奋,满脸通红,一脸大汗。

    “我说老李家的云骨朵儿,你看你那嘴都咧到后牙槽了,顺着你的嘴能看见你大肠根儿!怎么着,动心了?想卖不是?我告诉你,那可是我太爷爷给我留的念想,就算咱俩出门要饭都不能动!卖不了!收拾收拾哪凉快就去哪歇着吧!”郑平安头也不抬继续整理手头的东西。

    李凌云把脑袋晃得跟拨浪鼓:“不能够!这是老爷子给咱哥俩儿留的念想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