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中庸》中的真诚与真实

    第1029章 《中庸》中的真诚与真实 (第2/3页)

读!看看下面有没有!不然!就空洞无味了!”乐歌道。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中庸》认为:只有真诚、真实,才能看见本质!只有看到人的本质,才能拯救人,才能拯救世界!才能做一个大写的人!与天地人三者并列!所以说:真诚是做人之本!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什么意思?解读一下!”乐歌问。

    曾子解读道:“如果不能达到天下极致的真诚的话,那么!只有致力于某一方面了。致力于某一方面,但必须做到真诚。真诚必然会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真诚就会逐渐显著,就会被人认可。显著了,被人认可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改变一切。只有达到天下极致的真诚,才能改变一切。”

    “我好像听明白了!你说的真诚,应该是‘真实’吧?是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本质的真实!”

    “是!”曾子应道。

    “好!继续往下读!”

    “谢谢!谢谢乐伯伯!”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帧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起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什么意思?解读一下!”乐歌示意道。

    曾子解读道:“有没有达到天下极致的真诚,真诚到了什么程度,是可以预知未来的事的。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这是极致真诚所带来的结果;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这是不真诚所带来的结果。这种现象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说,曾经传说呈现在蓍草龟甲上,也可以通过一个人情绪变化表现在手脚的动作形态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的话,可以预先知道的;是祸的话,也可以预先知道的。所以!真诚与否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