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此村折柳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六章、此村折柳 (第1/3页)

    少年和青衣的老道走在路上。

    淡淡的阳光洒在树旁,少年的脸上始终挂着温暖的笑,但没有人知道,他锁在心房里的忧伤。

    他从小就是一个孤儿,最初的九年都是在流浪和绝望之中度过。

    但他选择将这些忧伤埋在心底,人前人后始终保持笑脸,他叫上官柳言,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幸福的人。

    上官柳言和夏无笙来到这个名为“折柳”的村子,如今正是仲夏,成群的柳树间处处是蝉,走来时伴着一片蝉声。

    少年心底的忧伤从来只对自己说,比如师姐没成亲已经守了活寡,比如四年前那场他见识过的最惨无人道的悲剧,但少年永远只以阳光的一面示人。

    他看到的东西,总是心里叫着疼,而嘴上叫着好。

    但这种遭遇,哪个修行者不是如此。

    比如慕容子青,表面淡然恬静,但内心永远汹涌着烦躁。

    比如司马云放,表面洒脱大度,名利权色都不在意,但内心却权欲滔天。

    还有忘忧城的诸葛牧琴,表面风流潇洒,但内心却锱铢必较,嫉贤妒能,哪里是个真风流。

    以及踏天阁的欧阳少羽,表面柔柔弱弱,斯斯文文,内心却永远充盈着一腔愤懑。

    修行者都是如此,修来修去,修的不过是一个“克”字。

    折柳村其实更像一个镇,走过一片荷塘柳,便是闹市了,两排的小贩都在争相叫卖,实在热闹非凡。

    小女孩牵着父母的手,看到好玩的好吃的便喊着要买,父母不肯,严厉地斥责,小孩的哭泣,上官柳言看在眼里,满心都是羡慕的,还有对自己身世的悲伤和顾影自怜,但他表面上却只是开开心心地模样。

    诸如此类,任谁看上去,都觉得上官柳言是个阳光的少年。

    但上官柳言终究只是表面阳光罢了。

    这种忧伤的情绪像脑海里的夜,像遥远的冰,像悠远的哭泣,少年一路想着,一路看着,一路听着,脸上却依然不改笑颜。

    少年只有12岁,却已经是三流中等的境界,只修“忧伤”这种情绪,却可以施展水、冰两种法术。

    少年在离开慕容府时,和师姐交换了兵器,如今少年所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