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金鼎神功

    第27章 金鼎神功 (第3/3页)

西通的大路相交。

    古代山区交通多是沿河道而通,著名的古塞道卢龙塞、兰径、青径皆与兰屯相通。

    海运是既经济又有效的运输手段,沿边物资仅靠屯田还不能保证,特别是后期,屯田制度受到严重破坏,不得不依赖手南方及内地,滦河口、九河入海口皆为蓟地泊口。为与内地漕运衔接,天顺年间,大开直沽河,成化年间又浚蓟州沽河,同年又发蓟东之民疏浚鸦洪桥河道,建造丰润海运粮储大仓。嘉靖年阆疏浚还乡河道;南来粮食可直达今迁西境内。永乐八年,抚宁县张甫通、迁安县何彬二位老人,因督运粮船到清水源有功,政府授给他们本县县丞的官职,可见当时水运对沿边供给的重要性。

    三屯地区经济繁荣,明建国后,多次向京东大量移民、移军、迁徙罪犯,开垦屯田。屯田大大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垦种需要农具,戍边需要武器,刺激了冶铁工业的发展。明初,便派冶铁大使到遵化,冶铁厂初建沙坡峪,后移松棚谷,正统年间迁至白冶庄(今铁厂)。此地有烧炭匠人71户,产木炭14万斤,淘沙匠人68户,产铁沙447石,铸铁匠人60户,另有附近州县民夫883名,军夫462名,顾天、永平二府轮班匠夫630名,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官办手工业冶铁厂。

    1644年明亡,清政权建立,对蒙古采取了比中原政权更聪明的政策。

    清朝入关前,皇太极对蒙古“征抚并用”,对已归附的科尔沁等部落“厚加恩赏”,对未归附的部落大加征伐,使之对清称臣,这样蒙古就成了清朝的联盟。入关后,顺治帝福临,继续把争取蒙古各部上层人物,建立牢固的满蒙联盟作为巩固北方屏藩的基本国策之一。康熙继位后,采取了更多的厚待蒙古贵族的措施,更增强了蒙古对清朝的向心力,起到了“长城有险不重设,至治从来守四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