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出茅庐逞英举 黯然神伤叹年轻2

    第二章 初出茅庐逞英举 黯然神伤叹年轻2 (第2/3页)

面写的是:“如今的同志称哥们,如今的官员叫老板;满城的女子称小姐,满街的商贩叫大款;上面的意见叫指示,下面的意见叫刁难。”古池默念了两遍,顿时觉得颇为有趣,猜测轮椅上的多半是个文化人,否则也写不出如此精辟的文字。不由地,暗自一笑。

    两人同盛明打完招呼去了食堂,发现门已上锁,原来早过了饭点。于是,溜达到街上吃了顿晚饭。

    二人回到住处,一时无事可做,遂聊起白天接访的见闻,不禁感慨社会矛盾竟如此之多,一时对那些只能堵在政府门口的人们生出几分同情。甄子贤觉得,但凡告状的必定有冤情,中国几千年历史里,老百姓除了上衙门口告状,没有任何其它维权的法子。古池点头称是,只是不知县政府领导们作何感想,每天这么多人堵在门口,总不至于视而不见。

    聊了会儿,甄子贤躺在床上,信手翻起一本《老子》。古池问:“你平时爱看这些书么?”他答道:“勉强算得上喜欢,现代很多书都太单薄,没有多少内涵,读起来亦是索然无味。反而这些老书,让人欲罢不能,每每翻起,总能生出新感悟。”古池没想到眼前人竟有这般见识,诧异道:“这么说来,你对此书倒深有研究,能否说出一二与我听听?”甄子贤合上书页,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中央领导人常借此引用,在我看来,老子说这话绝非字面之意这么简单。很多人都说,治理大国就如同烧菜,必须掌握火候、调料的使用,如此理解或许不错,却多少与老子思想不太相吻。我倒觉得,治理大国就像煮小鱼,不宜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治国理应讲求无为。”

    古池听完,不禁又为之一惊,满以为他会讲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类的语言,亦或说些课本上出现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知里这行,始于足下”等云云,未曾想其有独特的见解,凭增了几分钦佩。古池有心试探一下,问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又作何理解呢?”甄子贤不假思索道:“这是老子告诫世人,做人要知足,凡事要适可而止。一个人太爱名声,必然会有大耗费。若知道满足,便不会受到屈辱,更可避开危险。如此,方可长久。”古池闻后,赞叹不已。

    甄子贤坐起身来,捏着腰部,直呼十分酸痛,怨起一天的门口接访工作。古池笑着,侃道:“人都说‘山东大汉’,你这汉子却是一副弱不经风的模样,着实有辱山东的威名啊。”对方捶着腰,诘问道:“此言差矣,山东有个水泊梁山,难道就因一部《水浒传》,那里人就皆为土匪么?川人爱吃辣,岂代表所有人皆是如此?本人生就此副模样,代表不了偌大一个山东,只是觉得全身疲惫罢了。”古池笑着摇摇头,开了几句玩笑,也感到周身乏力,愣了片刻就回屋去了。

    古池琢磨着应该写点什么。于是坐在桌前,拧开台灯,拿出纸笔,望着光亮处翩翩起舞的无名飞虫,静静地酝酿了会儿,还是不知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