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七章 迁都北京
正文 第四十七章 迁都北京 (第2/3页)
北平。你们觉得是什么意思啊?”
一个嘴快的大臣立即回答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看来皇上的心中是希望迁都到北平去。”
另一个大臣不满地驳斥道:“你在胡诌呢!应天府是我大明兴盛之地,岂有丢弃水土丰腴的帝都而追逐寒冷干燥的北平之理?”
快嘴大臣反驳道:“天子是统领全国的主宰,是国家的魂魄所在,而不是种地的农夫。帝都的选址要有利于国家的治理,万万不可以偏安一方。”
其他大臣却不以为然。
朱棣的心里明白,迁都北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持之以恒地强行推进。
1405年,朱棣打发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以后,立即派遣得力的臣僚奔赴北京,征调了上百万人的工匠和民夫,正式营建北京的皇宫和城垣。
1410年,朱棣又以北京为基地讨伐北元,同时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了长陵。他把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当时的首都应天府,表明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了。
第二年,朱棣北征回师,下令疏导会通河,打通了南北的漕运通道,为迁都打好交通和经济基础。他还命人修建了北京东南面的一座海港城市。
人们把那座港口城市称作天津,即天子的渡口。
1417年的一天,朱棣召集大臣们开会,正式研究迁都北京的事宜。
绝大多数的大臣都对迁都持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北京远离王朝的经济中心,从南方往北京运送物资消耗巨大,会使百姓疲于奔命,动摇国家的根本。
巩家禄等少数赞赏迁都的大臣认为,由于新都距离防御蒙古人的长城很近,朝廷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北元的侵略,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一个大臣反驳道:“大规模迁都北京,一方面给朝廷的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北京地位的陡然提升,令整个北方防线在向内收缩的同时也向北京集中,反而破坏了太祖在北方边防的均衡配置。”
另一个大臣接着说道:“中原相对于江南贫困十分明显。北京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城市,无法就近解决大量需求的物资,必须依赖大运河从江南转输。”
赞成迁都的一个大臣说道:“东北和西北的虏患太多。太祖在位的时候采用分封诸王来对付虏患,但是收效甚微。北京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大元的残余势力还在北方流窜,把都城设在北平可以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务。”
巩家禄低声对朱棣说道:“江南士族大多是前皇建文帝的支持者。他们对您误会很多,积怨很深。如果继续呆在应天府,对您很是不利。只有回到您当初的封地北平才更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朱棣忍着性子耐心地向诸位大臣说道:“首先,在古代历史上,北方的黄河流域长期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心。 早在夏商周时期,当时王朝的活动中心就集中在这里。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更是大小战争的主战场。这也表明了北方中原的重要性。自从秦朝统一六国建都咸阳后,大部分王朝都会优先选择在北方建都。即便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打到南方和本来就是南方的割据政权,一般也会选择靠近北方的城市建都,比如应天府、临安等。
其次,在交通上,南方地区因为河流众多,水运依赖于木船,航运速度缓慢。因此,将都城建立在南方显然不利于管理天下。北方地区因为平原众多,地势相对平坦,加上陆路运输比较成熟,都城建立在北方也是方便对周边国家进行威慑。进一步来说,在大宋之前,人口和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也都是集中在北方地区。将都城选择在长安、洛阳、汴梁等大城市也有助于增强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优势。
再者,在历史上,水灾一直是威胁百姓生存的重要自然灾害。历史上那么多王朝选择将都城建立在相对干燥的北方地区,比如大汉的长安等,也有预防水患的考虑。虽然大宋曾将都城建在汴梁,但是,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