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委曲求全 城下之盟

    第12章 委曲求全 城下之盟 (第2/3页)

经大战,军民厌战,万不可与之匹敌!”

    王宇看完了陆稷递来的奏折,冷冷地问道:“那将军的意思是要降了?”

    那将军说道:“除了屈身降燕,以图后事,别无他法!”

    王宇脸色大变,转身指着那将军,骂道:“放肆!大敌当前,我军未经一战,你却以旧时之事为托,畏战请降!大丈夫自当战死疆场,岂可委曲求全,更何况今日大清已非昨日之大清,今日燕国也非昨日燕国,两国较量,孰胜孰败,谁能知晓?”那将军自知羞愧,一时语塞,退回行列。

    王宇上前说道:“陛下放心,我国虽然脱离战火不久,但范阳一役,我豫州、青州、云州各处兵马均建制完整,且上苍护佑,风调雨顺,军粮充裕。若是燕国来犯,我清军可与之一战。”

    陆稷点了点头,仍然有些担忧,说道:“朕的意思,尽量避免与之一战,保存国本。但他若是真来犯,朕必定以举国之力,痛击燕军。”

    这时,一名甲士进来禀报道:“陛下,燕国使臣前来大营,请求觐见陛下!”

    众将军一听,哗然而起,议论纷纷。

    “燕国使臣怎么来了?难不成是来劝降的?”

    “这大战在即,使臣怎么来了?”

    陆稷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些不耐烦,重重地咳了一声,示意众人安静,让甲士带燕使觐见。

    甲士下去不久,便带着燕国的使臣上来了。只见那使臣挽着整齐的发髻,戴着黑色的发冠,身穿一袭黑色的纱衣,内置白色衬衣,面目清秀、步伐稳健,有股子仙风道骨的意韵,全然不似燕人那般的骁勇蛮横、喋血成性之气。那使臣微微一笑,朝陆稷行了礼,说道:“燕国使臣李苏拜见陛下,特带来我主一封书信,与贵国交好。”

    “与我国交好?”陆稷一阵冷笑,接过他的书信,道,“你们燕军都已经快兵临城下了,还谈什么交好?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左右将军认为李苏这是在有意羞辱清国,纷纷拔剑。

    李苏摇了摇头,朝众将军行了礼,笑道:“这全然是误会,请将军们不要生气,我燕军南下,绝不是行征伐屠戮之事,而是替天行道。想那齐国,霸占着三江富庶之地,然齐国国君整日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不问朝政,鱼肉百姓,我燕国念上苍有好生之德,不愿眼睁睁看着齐国臣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故不辞辛劳,率军南下,惩治昏君。”

    陆稷听了他这一番话,有点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这一切,有些疑惑道:“贵国不是想图谋我大清?那为何驻兵武关,虎视云州?”

    李苏笑道:“陛下是圣君,美名传扬海内,我主也是敬佩之至,只愿与贵国互为友邦,怎么会与贵国为敌?我燕国断不会侵犯贵国一寸土地,请陛下放心。另外,我主为了表达与贵国交好之诚,特命在下带来良马三千匹,黄金五十箱,亡齐之后,将临江九郡尽数交与贵国治理,还请陛下笑纳。”说完,再一次给陆稷行了礼。

    将军们听他这一番话,得知燕军不会伐清,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再见到这如此厚礼,不禁心动。他们深知清国虽然马匹众多,但确实缺乏精良的战马,这使得惯以骑兵作战的清军的战力大打折扣,如今这些精良的战马对于他们真是如获至宝。

    陆稷听着这么多厚礼,也有些心动,但转念一想,无功不受禄,自己身为堂堂正正之君,一旦受人馈赠,必然留口舌与人,索性咬咬牙,说道:“贵国好意,朕心领。贵国不犯我大清,朕已知贵国诚意,至于这些馈赠,朕深知,贵国大战在即,战马、钱粮都是战争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还是有劳贵使带回,以慰劳燕军。”

    李苏点了点头,笑道:“人言陛下信义为本,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无功不受禄,来使敬佩!那在下就开诚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