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泰山行,变故生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四章 泰山行,变故生 (第1/3页)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易水寒几人便被两个学长叫醒,说是新生今天有个参观泰山的活动。

    这是河东大学延续了数十年的传统,一来可以让新生了解A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二来也可以让新生在参观路途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一行人乘车浩浩荡荡的赶往泰山,经过了约摸半个小时的车程,众人终于到达了泰山脚下。

    易水寒走下车刚一抬头,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的无以复加。

    一座厚重古朴的大山直入云霄,仿佛欲与天公试比高,雄浑磅礴的气势压的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山莫大与之,史莫古与之“,这是历史上的文人骚客对泰山最直接的赞美。易水寒之前都是从书上的只言片语了解泰山,可真正站在泰山面前,才发现一切言语在这座“五岳之首”面前都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仿佛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它运行。

    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态”,傲然屹立于汉国大地无数个日日夜夜。东濒黄海,西临黄河,承载了汉国几千年的文化与底蕴。

    自古以来,泰山便是帝王们设坛祭祀和举行封禅大典之地,享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更是被视为‘直通帝座’的神山,故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史记集解》曾记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

    上古七十二帝王都曾在泰山举行过封禅仪式,三皇五帝亦在此封禅朝圣,为泰山平添了无数的神秘色彩。

    一行人浩浩荡荡开始登泰山,易水寒也夹杂在人群之中。泰山多飞瀑流泉,清流从高空倾泻而下,随着奇石怪崖流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两旁奇松郁郁,给*厚重的泰山增添了不少灵动。

    顺着泰山往上,又出现不少的前人墨客的题碑崖刻,记录了汉国几千年的文化与传承,众人无不啧啧称奇。

    一行人走了好几个小时,一直到下午,才终于登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