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鲁阿叔的请求

    第二十六章:鲁阿叔的请求 (第2/3页)

开始连育才并在意这点夹杂的私活。

    可后来越想越不对劲儿,再结合这几年县里的捕鱼产量,连育才便似乎抓到某些关键性的问题。

    “当然要排查维护,这就跟我们用的自行车一样,用了一段时间链条就应该打油,磨损的轮胎也要修补,松懈的刹车需要紧固,渔船也是一样,需要定期维护,这样才能在出海时更加安全,捕捞更多的海产品。”

    蒙建业并没有说什么大道理,确切的说只要是住在海边的人都明白蒙建业的这番话,可连育才听了,眉头却是越皱越深。

    他是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很清楚县里的渔业状况,除了包产到户头两年渔业产量增加外,这几年却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这除了不少人转产从事其他产业,以及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外,最关键的还是渔船的问题。

    包产到户的确是发挥了渔民的积极性,可经过最初两年的作业,大部分的渔船都不同程度的出现破损等情况,而渔民为了省钱,对一些小修小捕的问题基本都是自己解决。

    偶尔遇到大点的问题,也是些作坊之类的地方修补,一来二去小毛病拖成了大毛病,大毛病最终成了摆不脱的顽疾。

    连育才在某渔村调研时就发现,该村的四艘渔船,有三艘都没法出海,只有一艘勉强能在近海捕捞,根本不敢去远海,因为上面缺乏维护的木板根本经不起远海风浪的侵蚀。

    见此情况,连育才当时便问渔村的村支书,为什么不修船,村支书回答得即干脆,又无奈,没钱。

    连育才听罢也默然了,渔船尽管体量不大,可真要修补的话,少说也要几千块,在万元户都稀缺的年代,几千块对普通渔民来说跟天文数字没啥区别。

    所以默然的连育才只有继续默然下去,因为县里也没钱,别看是靠海,可整个县在全省经济排名都是倒数,尽管不算是贫困县,可距离贫困县的门槛也只有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