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7. (第1/3页)

    咋一看,风平浪静。

    太爷打马大骂,指桑骂槐你这畜牲,说你两句还不服,刺史府门前骂了个痛快。归得家,自在豪气不提,哪还管那身后气到冒烟的刺史府。

    姜家没断错病症,大爷仍去草堂坐诊,声名得在。可刺史府就免不得遭人指指点点,闹得满城风雨了。

    姜南也仍照着丈夫的吩咐,带着儿子前往长安。

    现在是兵慌马乱的年月,姜图南也万分不想就这么把母子二人送出河州。可河州已不安全,不早做打算,实在放心不下。

    母子二人乔装打扮成扶灵归丧的,十几个忠心的下人抬着一口棺材,将娘两藏在棺木里。

    一时倒也没有哪个强人来惹这个晦气,就连乱兵见了,也生不起抢丧葬队伍的兴趣。

    姜慕白佩服母亲的智慧和打算,除了开棺透气,一时哭也不哭,闷声只管睡自己的觉。

    时日也不知过了多久,十六个仆人病死了三个,管家和母亲一脸菜色带着姜慕白到了长安城下。

    四面环水,小的可怜的一座小城,除了荒凉就是萧瑟,丝毫看不出这就是未来大唐的中心。

    这里的治安倒还说得过去,换了着装丢掉棺木,母子二人和仆人入得城内,租上一顶小轿,由管家去打听这城里最出名的医馆在哪。

    乱世行医,也就这医馆还算个门庭若市的所在,无人来找医家的麻烦,略一打听得了三叔的住处,一行人连忙就去了。

    三叔正在长安东市草堂坐诊,这位叔叔的脾性就和老太爷是两个极端,当年祖宗把生性敦厚的三叔安排到长安分铺,这一坐就坐了大半辈子,除去山东河州,天下的草堂就这里撑得起门面。

    妇道人家不曾来过,姜南氏见了叔叔就是一套大礼,三叔笑呵呵免了她的礼数,闭了医馆,好生招待。

    三叔的夫人陈氏是长安程姓的旁支别门,小家碧玉嫁给三叔已经四十多年了,言及爱物,越看越喜欢这远道而来的娘俩。

    接风摆席不用多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