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微臣愿意全捐了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48章 微臣愿意全捐了 (第1/3页)

    解决了陈圆圆的问题,就到均田了。商议好的这些事,到时候朝堂上装模作样讨论讨论一下,就正式施行了。自古哪个皇帝不是这样,自己有什么想法,先把亲信叫过来透透风声,早朝议政,不过就一个过场!

    “朕要均田,各位有什么想法?”

    “皇上,您之前提出过均田,百官虽没有明确反对,但暗地里已经在谋划如何阻止了。如果真要均田,那均田是由官府来做的吧,而大明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官员和地主手里,官府不配合,均田也很难实行啊”倪元璐也说到。

    “皇上,这均田后如果有人把田卖了,那又当如何呢?太祖皇帝的时候,太祖曾规定:人给地十五亩,蔬地二亩。这原本人人都有田,可但到崇祯十七年,土地都集中到了官员和大地主手上,失地百姓十有八九!这是因为一旦遇到天灾颗粒无收,百姓只能卖田谋生!”刘理顺家原本也有田,后来遇到天灾,不得不卖田才换了点粮食得以生存。刘理顺本来是穷得连进京城赶考的盘缠都没有,幸好有一个富户让他赞助,他才能进行赶考。

    “李岩,你如何看待这均田呢?依朕所知,你家中原本也有不少田产吧。”崇祯没有回应刘理顺,直接问李岩。

    “说起此事,臣也也得惭愧,臣家中原本只有一百亩田,天启年间时,陆续买得了五百亩田。”

    “如何换得这么多田产?”

    “原本一亩田二十两银子,但每逢天灾,百姓为了换粮食,一亩田就贱卖到五两。而粮食丰产时一石两钱银子,遇到天灾时则卖到十几两银子,微臣家中本有两百亩田,故有不少存粮。而其他百姓家中只有十几亩田,也就刚能温饱,遇到天灾,就只能贱价卖田了,臣家中的田就是这样慢慢积攒下来的。臣这也只算一般的富户,其他的大户,几年光景就能积攒到几万亩田!失去田地的百姓,从此只能做佃农,佃农如果遇到饥荒,来年只能接高利贷,子子孙孙只能卖身为奴了”

    这李岩也不含糊,把家里的情况也实话实说了。

    “这是李岩家的情况,李家是一般的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