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舞台

    三 舞台 (第2/3页)

    几

    乎是金刚不坏之身,厉害啊。

    可惜由于保密的原因,自己不能接触坦克。不过从自己驾驶的装甲运兵车来看,车内设计对于驾乘人员实在是体贴。空间够大、各种减震、吸音措施齐全,专用的通风系统让发射机枪

    子弹后的硝烟很快在车内散去。据自己所知,即使是德国和米国如今的战车也根本没有这种设计思维。毕竟战车的设计第一要体现在生存和杀伤力上,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只能排在第二位

    。

    而这位公子弄出来的装甲运兵车排在首位的却是生存和舒适度,杀伤力却是排在第二位。坦克虽然没见过却能想象出来也是如此。好在靠先进的合金技术,保证成员舒适度的前提下,让

    战

    车的生存和杀伤力更加可怕。

    作为一个军官自然知道什么是该问的,什么是不该问的。奈何好奇心总是难免的,通过试手几回用在战车的合金板材。熊福平可以确定这分量至少比钢铁轻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弹性

    比市场上用来生产弹簧的钢材还要高。至于坚固度比钢铁也要高上个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综合这几项,熊福平确定至少十年内世界上没有哪种坦克能够追的上这三辆。其实,熊福平这

    估计误差实在大了,准确的说是六十年后都没有这样的合金出现。

    别看只是轻了那么一些,坚固度和弹性也算是韧性多了一些。综合起来却是相同防护条件下自家这些装甲车的分量只有对手的一半,意味着同样的燃油能够跑更长的时间。至于速度更

    是不用说了,加上这柴油机的各种指标和机枪射速以及那可怕的穿透力。熊福平知道若是在空旷地带,自己的装甲车一辆可以完败小日本20十辆。无论坦克还是装甲车的装甲都不是各国

    那

    种接近水平或者垂直的组装,而是按照一定的斜度安装。仔细一想却是明白其中的妙处,一是容易消减一部分炮击的动能,甚至反弹出去;二是增加直线炮弹击穿钢板的厚度。不过相应

    组

    装技术的要求却是提升不小,更加难以接受的是车内空间也被压缩。自然炮弹等也要减少,这也是各国没有采取这一方案的缘由之一。好在这里的坦克和装甲车内部空间‘巨大’,根本

    不在意按照倾斜角度覆盖在外部的保护层装甲。

    如果当年战场上有这样的战车三辆,弟兄们伤亡至少能够减少大半不说。小日本的伤亡至少要翻上两翻,自己驾驶的这辆战车上的武器实在有些超出想象……两门速射高炮,虽然最大

    高度3200,射程5000米。不过小日本的飞机在轰炸和扫射的过程中可是比这高度低多了,为了保命小日本的飞机若是在超过3000米的高度飞行。那投弹的准确率就不靠谱了,何况炮弹里面装的可是三百五十粒铁弹珠还能飞升150米的高度杀伤飞机。炮弹本身在最高处亦是碎裂64枚大的碎片四处飞溅,可以说只要不是操作水平太差,瞄准的飞机根本跑不了。

    然并暖,这样的炮弹有一个不好就是离炮弹爆炸至少五百米内的都是危险区。只有一千米才算是真正的安全区域,毕竟那些弹珠和炮弹碎片在四处飞溅的距离和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