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后错金,洞察入微

    第111章 后错金,洞察入微 (第2/3页)

再用金丝或者金片镶嵌到凹槽里。

    还有一种手法,叫做涂画法,也很容易理解,用的就是不是金丝和金片了,而是金泥,涂抹到凹槽中。汉代以后多见。

    滕昆吾拿出的这把青铜短剑,上面的错金,用的自然是镶嵌法。

    但是,这是滕昆吾后加错金,难度比当时错金还要大。在一件两千多年的青铜短剑上錾刻凹槽,那必须得非常小心。

    就像余耀说的,就算滕昆吾的錾刻技术没有问题,但是心理上的障碍却很难克服。

    他的这个决定本身就很怪诞。你觉得是徐夫人作剑,就突发奇想要给它加个标签?这个暂且不多讨论,毕竟是他的东西,他愿意怎么弄就怎么弄,无非是性格问题,别人管不着。

    可是,就算决定要弄,他的技术也没问题,心理上却很难静如止水。这毕竟不是凡物,他也肯定很喜欢,一旦弄不好,不仅完不成他心目中的“锦上添花”,还会弄个“狗尾续貂”,甚至暴殄天物!

    这个心理障碍,使得他在錾刻凹槽的时候,难以真正做到行云流水,干净利索。

    当然,即便如此,那也进一步细细修整,但他这不是新作剑器,而是古剑添新工,修整之后,还是有差别的。

    实际上,如果仅仅是这一点儿差别,余耀也未必能看出问题来。

    这里面还有一个障碍,不是心理上的,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这四个错金字体的特殊性。

    既然徐夫人是战国时期赵国人,那么错金字体应该按照当时赵国的字体来,至少滕昆吾是这么想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国的文字和字体都是不一样的。赵国的文字,类似大篆,但地方特点明显。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有浓郁的手写意味。

    錾刻凹槽没有行云流水地完成,镶嵌金丝形成的字体又要有浓郁的手写意味,如此,表面上看着整齐合一的四个篆字,就会透出一种“野生”的感觉。

    而本来,错金篆字却应该是短剑“家养”出来的!

    当然了,说是大体能说明白,但想真正看出来,需要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