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1

    结语1 (第2/3页)

一写社会弊端、职场、情感和怀旧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因为写书时,默然已经在社会历练了几年之久,除了懂得一些大道理之外,在人生事业甚至爱情上都无甚建树,所以失败的他不免有了愤世嫉俗的念头,想要借笔揭露这丑恶的社会现实,这在书中开端也常有涉及,只是写着写着,就又想到诸君都是受过高等教育之人,学识谈吐自然不凡,在大家面前空谈这些,岂不是班门弄斧?况且默然才智有限,分析事物时又不能像那些博学之人可以入骨三分,远达不到警世界醒人的目得,所以写着写着,就难以为继,不知如何下笔。

    可是如果小说没了主题,那写作不也就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所以那些时日,默然不得已,只得再次重新翻越旧日书籍,从中寻找灵感,也算功夫没有白费,苦思冥想了许久,他终于意识到可以写一部当代年轻人面对感情迷惘的小说。

    可惜默然也不是一个情感专家,在“情”字的是非中,也不能给出特别正确的意见,所以书中此间对错,诸位不必太过较真,若有感同身受处,可会心一笑,若有不认同之处,便想想这只是一部小说,权当茶余饭后消遣之物,消磨时间罢了,实在不值得深究。

    下面就书中内容探讨一二:

    也许有人会不认同李少辉对待事业的态度,明明有了很优秀的资源,却不珍惜,到最后也是马马虎虎,毫无建树。其实这就是理想、现实和人格相互交融的一个矛盾结果,也是李少辉作为一个清高迂腐、懦弱书生的结局,这在书中《春节》一章中就有讨论过,正所谓古语中“百无一用是书生”、“自古书生误国”的评价。

    写到这里不免又想到了《围城》中赵辛楣对方鸿渐的评价“你不讨厌,但全无用途”,《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贾宝玉的点评也是“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所以对于李少辉主人公,希望大家不要过多得去苛责,一介懦弱书生而已。

    至于他和几个女生之间的结局,有几位已经清晰明朗,相信大家也已明了,还有不甚明朗的,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爱情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难以破解的谜题,我们都不过是在爱情的迷宫中跌跌撞撞地摸索、前行,正所谓情字一事,本就身不由己,所以到最后,李少辉的情感结局也是一个谜团,默然不知道,李少辉不知道,而诸君怕是也不甚清楚,所以默然也只能哀叹一声,一切随缘吧!

    但无论结局如何迷惘,书中有几点还是可以总结得到的----人的一生中要做四件事,第一件事是认清自己,第二是喜欢一个人,体会心甘情愿付出的感觉;其次我们也会被人喜欢,进而明白被人爱被人关怀的滋味,只有经历完这些,我们才会真正懂得爱的含义,并在余生中去寻找那个适合自己、相伴到老的人,尽管这个人也许不是你最爱的,也许也不是最爱你的。但爱情,哪有那么多的完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