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主義の懲罰 第三十六章 家信

    日本:帝国主義の懲罰 第三十六章 家信 (第2/3页)

信函呵,警觉的取信人呵,还有隐藏着强大的泰拳高手的破船锚酒吧呵...一想到当时的我尽心尽力地帮助这群阴谋家演好这出戏,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此中的纰漏,我就不由得为自己那时的愚昧感到羞愧。

    现在这场政治事件已经在某些人的推波助澜下扩散开来。我有预感,这将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大的一场迫害之一...或许没有之一。

    从晏城事件后(注2),工业资本家们就开始越来越光明正大地表现出对南洋人的敌意和不满。现在他们这种既痛恨南洋人以破坏机器和拒绝工作的方式来索取更多报酬的行为,又需求他们的劳动力的复杂困境似乎有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可以在不增长南洋人工资的前提下得到他们的双手。

    我在北方省的所见所闻已经证实了我的猜想,亲爱的爸爸。

    北方省的官僚们实施了一个政策,大概内容是对所有的南洋人进行一个鉴别,只要不能提供在当地依法纳税半年的凭证,并得到其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则其就会被强制收容管理,并将在一周内被采取“合适的措施”。

    若是被逮住鉴别的南洋人还有一些不怎么好的习惯,比如小偷小摸或者不遵守交通规则,或者被严酷的税务督查发现没有全额缴税,那他们就会被立即羁押,剥夺自由,交给政府组织去“劳动改造”。

    据我所知,这样的“被改造犯人”都被资本家们承包了去。老板们只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给政府,就能“买到”一批无需任何报酬和保险、只需要每天提供一批和猪食不相上下的有机物保持体力的...奴隶。

    我在这次事件中受了点伤,但伤得很轻。在厉门养伤的一周里,整个城市的自由南洋人从十几万人减少到了不到两万,其中因为各种原因被杀死的只有不到百分之五。剩下那些还活着但已失去自由的可怜人,基本都变成了工厂里的会说话的机器。

    爸爸,我曾经听过一句话,大意是生活就像那什么,如果不能反抗,就享受吧。我相信你也听过,因为这玩意儿在军队里传播得太广泛了。

    我是说,如果。如果这样的浪潮蔓延到了澳洲,到了东方省,你不妨也购买一批南洋奴隶...这是一场盛宴,为了家族的利益,我们或许也应该参与进去。

    另外,我将一份制作一种新型化合物的资料附在信后,那是我独立研究出来的新型产品,用棉花和硝酸制成。我将它命名为“硝化纤维”,或者叫“火棉”。

    这种物质非常易燃,并且燃烧速度极快,也几乎不会产生烟雾。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枪炮发射/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