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外的往事 第一三零章 公审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战争之外的往事 第一三零章 公审 (第1/3页)

    7月24日,距离辽南战役结束已经一周。在这周时间里,超过一万三千名后金真夷向新金和金州的我军部队投降,缴获的武器数以万计。

    根据我国和皇太极的协议,这批俘虏最早会在9月才被释放。这期间的食品供应将由我国提供,相应的费用计算在后金的赔款里。当然,出于物尽其用的思想,我国会适当合理地利用一下这批劳动力资源。在我军工程人员的指挥下,投降的后金俘虏们被驱使在新金和金州之间开展大规模工程建设。等到秋天来临,面黄肌瘦的俘虏们被释放时,辽南地区以及建成60公里以上的公路、铁路雏形。

    我在签署投降书的仪式后,就正式向齐武少将申请休假。考虑到本人已经在日本和辽南连轴转了几个月,将军很爽快地批准给我一个月的假期。于是,现在的我已经回到旅顺,暂时不用为战争费心。

    回到旅顺后,我就意识到自己好像还要干点事情。之前答应陆道培的接待访问团的任务要接着完成,从台湾来的三十余名访问学者和商人都在旅顺等着。

    在刚接手访问团的几天里,我带着他们参观了旅顺军港和造船厂。当时海军还处于战备状态,军港保持半封闭管理,我只联系了几艘驱逐舰让他们上去看了看。老实说我对这种参观的效果保持怀疑态度,这些文人墨客和商人完全看不懂海军军舰所代表的科技水平。就拿最简单的,每条船上都有的铁炮来说,让明国最先进的工坊来造,他们也想不出如何保证铁制的炮身不会炸膛。

    国安局对明军的资料显示,我们船上的火炮在明军中属于战略武器。所谓的“红夷大炮”,其实就是欧洲样式的青铜加农炮——这种玩意儿还是我们上个世纪的产物。袁崇焕守宁远,不晓得城墙上的火炮有没有我们两条驱逐舰装备的大炮多。

    走马观花一般的参观消磨了几天时间,我注意到访问团里一个叫黄宗羲的年轻人对军舰挺感兴趣的。至于其他人,大概是无法从静止的军舰上感受到战争之神的威力。

    7月末的时候,我得到消息,从辽南包围圈中解救出来的第一批包衣奴隶已经完成净化作业,昨日抵达旅顺营地。一场诉苦大会暨公审战犯大会将在旅顺城西的关东镇展开,我决定带着访问团去参观一下。近距离感受饱经苦难的人民的情绪,或许会对访问团的成员们产生精神上的震撼。

    ————————————————

    辽东的七月常下雨。虽然受到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全球的气候都显得反常,但前几日的大雨依然暂时浇灭了旅顺的暑气。

    关东镇是由东江镇平民们建立的小镇,在建立时就由土木工程师进行规划设计,在镇中心留出了一个大广场,平日里作为镇民们的活动场所。在辽南战役还在进行时,许多被俘虏或是主动投降的包衣被转运到这儿来,由工程兵为他们修建了一些板房安顿下。

    等到后金总投降后,集团军政治部决定在此展开公审大会,在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