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外的往事 第一三三章 陵园

    战争之外的往事 第一三三章 陵园 (第2/3页)

    在陵园刚建成时,我来过很多次,但自从回国后就再也没来过。这次进入陵园,我意识到原本空置的墓地忽然充实了很多。

    方海是今年才从保卫处调来中国总督区的,他这次是第一次来陵园,并没有我心中的感受。不过,他看到我一动不动地站在陵园入口,也能猜到我心中的波澜。于是他静立在旁边,摘下帽子向无声躺在陵园里的烈士们行礼。

    我是一个情绪不强烈的人,向来难以感受到直观的情感波动。但我清晰地记得,站在陵园里的那几分钟,我流下了比过去几年还要多的泪水。方海应该很吃惊,他的长官看着一片白色的方碑,就会一声不吭地流下泪水。这种感觉只有我,只有在陵园初建时来过的人才会有。我还记得,那是去年9月的时候,刚控制旅顺不久的海军陆战队,就把在旅顺城内收拾的尸骨运到这里,集中火化并掩埋在后山的遇害者公墓中。那就是我带领部下完成的任务。那时,陵园只是在纸上的一点设想。在设计师的布置中,靠近陵园入口的区域是留给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的。

    现在这些区域都用上了。

    每一行是20块方碑,每一列是20块方碑。一处竖满方碑的墓地,就躺下了400名战死的英雄。在我回国的1年里,残酷的生存环境和战争,一刻也不停地夺走驻守在辽南的汉家儿郎的性命。其中只有很小一些是死去的澳宋战士,绝大部分逝者都是东江军将士。可以预料到,在辽南战役结束后,运抵东鸡冠山烈士陵园的英雄遗体,会装满另外5、6个墓地。

    他们毕竟是幸运的,至少他们是为了光复故土,并在为之奋斗的征途上离世。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是有价值的,也是会被我们,被无数的后人铭记的。比起那些在从万历开始的建奴叛乱中,惨死于一次又一次战败中的明军,那些战死在浑河的白杆兵、浙江兵,那些因为王化贞的无能和怯懦而被屠杀的辽西兵士,他们确实是幸运的。他们在闭眼时知道,他们一定会胜利,也一定会有同袍为他们报仇。

    “走吧。”我对方海说。在青松夹着的石板路上走过,一块一块墓碑被清理得很干净,上面的铭文记述着主人生前的往事、他们的荣耀、他们的军衔。前来扫墓的市民们很多并没有具体的目标,他们看到无人凭吊的墓碑,就会在那里坐下,为方碑擦拭一下灰尘,将手中的鲜花和纸钱放下,静静地坐一会。偌大个墓园,竟只有鞋子摩擦石板路的沙沙声,以及鸟儿的鸣叫。

    穿过连绵的墓碑,前来扫墓的市民逐渐减少。走到接近山腰的位置时,市民却又增多起来。位于陵园深处的,是张盘将军纪念馆,这里是许多市民扫墓之旅的终点。尚距离数百米,还不能直接看到纪念馆入口,香和纸钱燃烧的烟雾,就为我们标明了纪念馆的所在。对于驻守旅顺,曾经取得旅顺大捷,又在旅顺牺牲的张盘将军,旅顺的辽人是极为尊敬的。这里的香火日夜不断。

    在纪念馆前站岗的东江军军人并不认识我们,我也没有表明身份,就跟着市民走入。这座纪念馆,我是第一次来,它在我不在的日子里建好。进馆后,右侧是旅顺保卫战的资料室,左侧是张盘将军一生事迹的展览馆,正前方是供奉着张盘将军神像的殿宇。这也是中国文化中对英雄的最高尊崇,为了人民献身的英烈会被供奉为神,永享香火。

    在神像前插上一支香,我和方海向张盘敬礼。走向殿宇后方时,我们意外被一名东江军军人拦下。看他的军装,竟是长生岛救火营的战士。

    那名救火营战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