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镇 第十九章 义勇团〈一〉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山镇 第十九章 义勇团〈一〉 (第1/3页)

    正月里的山镇,人们饭后茶余依然延续着三十晚上的话题,据说有个山外来串门的向佛之人,听了天籁之音后,立时犯魔症,自称顿悟,大年初一就收拾行囊,步向青藏寺,打搅老和尚去了。张应泉听到此事,连声道出二个字:“造化!造化!”心底却无奈:罪过!罪过!

    张家依然忙碌,一切都在筹划中,十五没过就在招人,十五刚过一串鞭炮声后,开工!高炉冒出缕缕青烟。

    项纤云有喜,意料之中的事。初婚时少女不经世,一度琴瑟不同调,仅次月就驾轻就熟,日日共沐云雨,欲罢不能,造不出人来,才是意料之外。

    大嫂有八个多月的‘重甲’在身,也快了!人家大嫂明白人,回娘家拜年待产去了,说大家忙,不添乱,娘家有周婶照看,大哥没意见,嘱:“多带吃食与银子,别亏了孩子和自己!”

    二嫂脚不沾家,二哥老不高兴,没办法谁叫人家是掌柜。这当家的不掌柜,掌柜的不当家,三弟这是搞什么名堂?

    照顾家,轮到小丫与加西亚,好在都是不讲究的人,一家人依然乐呵!

    山外的形势不是严峻二字就能形容,沿江一线太平军高歌猛进,江西、安徽尽染,长毛身影已经出现在两江府地金陵城下。去年底刚上任的浙江巡抚黄宗汉为此心力憔悴,倾力组织营兵、团练、乡勇操练,期望能力拒匪患与境外。

    有一点地理常识的人都看得出来,金陵一但不测,上海、杭州直接暴露在长毛的兵锋之下,这火上房的事,能不着急?

    “若大的金陵城,能上阵比划两招的只有几千八旗军士,其它都是乡勇和市井无厘之辈,失城是早晚之事,我等要早早防范才行。”

    “是是是!”白湘隆也跟着一众文武点头应和。

    “人说浪战比弓马,守城拼火器,能不能先找人匀些个洋枪来,备点称手的家伙,先操练起来,我知道现在市面无货,这个还请白大人费心。”

    “一定,一定。”

    有巡抚一句话,白湘隆忙不迭,抓紧送信给张应泉,不论如何,先让汉章洋行二个月内提供两千支燧发枪,以供训练之需,建厂的事务也得加紧。

    年前知县带人上山查私枪一事,提醒了张应泉,知县得到举告,带人上山查证,本就是他分内之事,是自己大意疏忽,护厂队不是合法武装,时日一长难保不出事,这是大清的江山,不是自己的后花园。

    自庚子年林大帅抗洋,启动了一个乡勇、团练制度,绿营军基本被废,朝廷干脆把乡勇等临时武装交由一方巡抚统领,长毛闹事,湖南纷纷出现乡勇、团练,说白了就是一群民兵组织。我们也可借民兵之辞行事呀?

    为此事,张应泉特地拜访白湘隆,不待张应泉说完,白大人心下就明白了,不就是为自己的几个人,几条枪办个合法执照吗?一拍胸脯,小事一件!你别说,干这种事他还真有办法,这不,没几日就讨来一个正经的大清武职,外委把总,领从九品衔,分文没花,职牌都有,只要你有钱,就能合理编练、乡勇、团练,正合意。

    县衙得到外委武职文告后,上到知县,下至差役,立刻风传,不是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