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镇 第二十二章 敬山堂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山镇 第二十二章 敬山堂 (第1/3页)

    江南重镇,六朝金粉之地,一夕间被长毛攻破,这消息传到山镇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了,据说长毛兵悍,一举得手武汉后,仅月余即全军开拔,沿江而下,直赴金陵。

    朝廷原计划,聚歼长毛于中原的计划落空,犯了方向性错误,措手不及,急调兵阻截,据传,长毛兵至九江口、安庆府时均遭朝廷大军‘迎头痛击’,鏖战不休,其言壮哉!可是,武汉至金陵,两千里路遥,仅三十多天时日,全线尽染,推此可见,长毛势锐,朝廷所谓的阻截,弱不禁风。

    金陵城在猝不及防中易帜,若大的江南都城,仅有一万余旗兵、绿营和练勇,顷刻间灰飞烟灭,狼狈不堪。

    金陵被长毛定为太平天国‘国都’,更名为天京,发誓将传承汉人衣钵,却又敬拜上帝教,行天国制度,除披散头发外,其它行素与清朝无二,但‘天国’兵悍将勇,也是不争的事实。

    再有,沪浙闽粤几地小刀会闹事,暴民袭扰,地方府衙疲于应付,据传白莲教、天地会、南方洪教纷纷浮出水面,这世道越发不得安宁,应验了那句老话叫‘祸不单行’。

    这大清朝怎么了,不至于如此不堪吧?

    幸好山中宁静,张应泉知道,这情势还没到狂澜即倒之际,朝廷也没到油尽灯枯之时,此刻正应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这几日,张应泉正琢磨着一件守城利器—手雷。是选择后世的手雷?还是选择后世耳熟能详的木柄榴弹?大费周章,其实这两款雷〈弹〉,技术难度差不多,武器性能有所不同,带木柄的榴弹,便于投掷,投掷距离远。而手雷则便携,可拓展用途。最后他确定,选择手雷,但引火方式有点像木柄榴弹,是拉阀式,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其一,简单、安全、便携;其二,方便当地雷用;其三,可改做为枪榴弹。

    香瓜型,生铁铸件,圆底,上部一突起小平顶,铁皮旋盖〈冲压件〉,旋开盖,一个与枪口外径一致的洞洞,旁边露出拖着短线的拉环,内里就是炸药与引信。其中引信最为复杂,传统的方式无法引爆手雷,须用汞材料,有约翰在,还有鞭炮厂一年多积累的经验,这已不成问题了,什么压阀式?拉阀式?洋火可往前擦着火,也可往后拉着火,原理一样,一通百通。至于引爆原理就更简单了,无非是用小鞭炮引爆大鞭炮而已,别说是小手雷了,就是大炮弹也没问题,当然了,爆炸威力与后世的手雷不能比,但在清朝,足以用‘雷’来形容了。

    试验场上,单人,举手,拉环,投掷,不远处一声金属撕裂声。

    “咣!”

    众人目瞪口呆!

    又一枪手,装弹,持枪,将手雷套在枪口上,将拉环挂在准星上,斜举枪,击发。

    “嘣!…………咣!”远处闪出火光。

    “上帝啊!”约翰连连画十字,上帝赋予人类智慧,同样赋予人类毁灭自己的能力:“我的主啊!那里出错了?”

    经测验,此手雷可人力投掷出四五十步远,当枪留弹用时,通过子弹火药推力,极限抛射〈四十五度角〉距离达一百五十步远,延爆时间在一息半,爆炸伤及炸点周边十五步范围内,可想像,这要是站在城墙上往下掷,谁还能靠近?

    守城利器,名副其实!

    张应泉好像在后世看过介绍这类‘枪榴弹’,一战时的老古董,缺点多多,根本没推广,推想也是,只能投二百步远,与子弹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