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镇 第二十三章 太平军初临衢州城〈五〉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山镇 第二十三章 太平军初临衢州城〈五〉 (第1/3页)

    范汝杰急令调整阵形,避开清妖的冷枪。心底有点急躁,人家半掩着门让你攻,明显是在挑衅,竟然铩羽而回,此时再重新准备填护城河、赶制云梯,改登墙作战?一来一去,时间、粮食、士气,太多因素,缓不济急。若要压住门楼上的清妖火器,唯有用强弓抛射,然后再一鼓作气冲进去,方能克敌制胜。

    强弓,有两种,北方善骑,弓箭按马上标准设计,无论弓或箭标准一致,弓只论软硬,最强有八石硬弓,若能拉开,可射一两百步,好手也只能玩五石弓,传说中百步穿杨是为极限,所谓硬弓,为强弓的一种而已。

    南方多山、多水,不善骑射,精于步战,早年见蛮夷用一种‘长弓’受启发,根据自身形体,制出一种‘长弓’,比现用的标准弓长,箭也长,不适用骑射,此弓也不是人人可使用,身高臂长方可拉满弓,射一两百步远,此‘长弓’也为强弓的一种。

    太平军里的强弓属后者。范汝杰军中此类强弓,也就百支左右,一般都随帅旗,大营行动,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帅旗前,一百名出色的强弓手,领受任务:突抵至门楼一百五十步内,抛射箭矢,来他个天女散花,无差别压制。其他战兵,趁机而入,只要能涌入半掩的城门,后续跟上,破城就在弹指间。

    武能竟用千里镜观察对面排兵布阵,这山镇制的千里镜可是个好东西,连对方表情得清晰可见,不用猜就知道长毛在动什么心思。他安排了两名枪榴弹打得准的团员,准备手雷,让两侧火枪重点照顾靠上来的弓手,十名枪手依然封锁石桥,胸有成竹。

    战鼓声声紧,长毛大队蠢蠢出动,这次投入不少兵士,足有三四千众,大有碾压之意,强弓手分两侧各五十人,在盾牌手的簇拥下抵近。

    “砰砰砰!”长毛原本不急不徐,进入两百步射程浑然不觉危险,枪声零星响起,当场倒下十余人,长毛惊讶之下开始冲锋。

    “杀-!”

    “砰砰砰!”瞬间枪声大作,这次是火力全开。

    由于前面有死伤的羁绊,行动稍滞,当冲进射程时已有不少强弓手中弹,长毛兵原本打算在一百五十步的极限距离上,冒险对射,没想到在二百步距离上人家就下手了,射程差五十步,致命的五十步!

    长毛兵勇,有不少强弓手悍不畏死,不管不顾突击到位,只见大汉们,昂首挺胸,张弓搭箭。

    “嗖嗖嗖!”箭矢飞向城楼,虽说是强弓,能射一百五十步远,但门楼平射不够力,唯高抛堪堪能及,已经有三五箭矢飞上门楼,有团员猝不及防被箭矢擦破头皮,鲜血如注,幸好强弩之末,伤及不了性命。

    “嘣,嘣……咣!咣!”枪榴弹抛射,一百五十步已经是极限距离,对角发射。那时人们的知识结构中少有几何概念,只有天圆地方,方则有对角概念,也就是四十五度角,张应泉重点讲过几何学,这也是所有义勇团员们的必学课。

    手雷延时一息半,原理上讲,若是最远距离,未落地前就应爆炸,一点没错,头顶开花,离石桥五十步处,正是队形密集,红包头攒动之地,炸响后,只见血沫横飞,炸点周边十多步距离,长毛兵呈散射状扑倒一地。

    只见两义勇团员,拉栓,压弹,装手雷,挂拉环,摆正方向,仰起枪口:“嘣,嘣……咣!咣!”

    石桥前人太密集,想少伤几人都难!

    有几十人已闯过石桥,长毛人海战术奏效,也是因为有强弓压制的原因。

    情势紧张,张应泉与武能竟也投入了射击,正好是短枪的精准射击范围。

    “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