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环环相扣

    第一百八十章:环环相扣 (第2/3页)

儿有意为之,留云华与他说话。可身边的张云华又是一言不发,他实在烦闷,问云华道:“说罢,你来宫中,究竟所为何事?”

    张云华道:“有人罗织了罪网,借水匪为名,铲除异己。”赵与莒道:“你如何知道?”“刑部有个牢头,叫祁怀武,他曾在程舒勤尚书的案子上极力推波助澜。但此人曾在此不久前收受过贿赂,所得之物便是从南坊的珠子市购得的宝玉一块。”

    赵与莒闻言重新端详起张云华来,他有种直觉,张云华说的话应该是真的,只是他为何知道的这样详细,就需要日后再问了。他重新坐下来,问云华道:“是何人收买他?”云华道:“于敏大人已将昨夜偷账簿的贼人拿住了,待会儿官家上朝,于敏大人自会向官家回报。想来是那人做贼心虚,令人去销毁罪证了。”

    赵与莒道:“你和大理寺的人很熟识?”张云华不语,实则不知该如何解释。赵与莒细细看去,见云华脾性不甚和顺,面相又颇仁善坦诚,知他或是位内心耿介、志虑忠纯之士,心中烦忧减去了些许,又问道:“你是说,郑寺卿也是被陷害的?”张云华点头道:“是,祁怀武说,那块昆山宝玉,是收买者从西湖边上一家酒楼中传递给他的,郑大人便去了那里。”

    赵与莒哑然叹道:“果真有些环环相扣的意思。”张云华道:“只怕这环越扣越长,来日连成了绊马索,”赵与莒琢磨了一下这句话,觉得有些意思:“如今水患未平,朝中事务也多,等来年,朕要好好清一清这些盘根错节的人事。”

    张云华垂眸道:“水匪之事,会不会只是幌子?”官家不置可否道:“云华这话,不知暗伤了多少朝中命官。难道所有和这事有关联的人,都是一伙的不成?”张云华道:“官家既看出程、郑二位大人之事是有人故意设环相扣,不知能不能看出,这两次捉拿水匪之事,其中也有关联。”

    赵与莒有些不悦,道:“假若真的有水匪,丞相带五千人前去,自能肃清匪患;就是没有,他带天子令前去剿匪,如此大的阵仗,也能威慑住两岸的渔霸水贼们,于国于民,并无不利。”

    张云华苦笑一声:“小人满面风尘,正是从富阳来。”赵与莒一怔,忙问道:“丞相做了何事?”张云华道:“丞相所为之事,与小人毕生挚友之生死息息相关,因此小人不敢妄议,深恐有失公允,误导圣上裁决。”赵与莒听闻事关生死,一时也未敢再轻慢,命张云华将史氏行径道来。云华未敢隐瞒,只将自己所知、所见、所闻,一一道出。

    赵与莒闻言,虽知此事急迫,却又好似云里雾里,一时不知该从何问起。只捡了两件最疑惑之事问云华道:“一则,丞相与这山庄,是何时结怨的?二则,这苏家若果真如你所言,是江湖中人,丞相又何苦这样煞费苦心,一番谋划?”

    云华心中早有答案,却不敢将贵和太子的渊源说起,思量再三,只得用童德芳大人与自己的关系拿来破题道:“我与苏庄主,都是童阁老的学生。丞相既然有心对付童阁老,那与老师相近之人,必然也是他所提防的。”赵与莒素知赵清州是童德芳的学生,此刻听了张云华的话,心中大为惊讶,问道:“你与那江宁来的赵清州——?”

    张云华抬起头来道:“亦是同窗。”赵与莒何等聪明,心中已经有了些眉目,偏头沉思道:史弥远陷害赵清州之事,自己是知晓的,并且还将计就计把清州寻至了临安,拔擢为户部侍郎,为的就是弹压史弥远一党的气焰。若果真如云华所说,那此前御史台曹可春参奏童德芳,或许便真是史弥远指使的了。可他又不解,史弥远打击童德芳和他的学生们,为何要牵连上程舒勤和郑德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