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迟则生变

    第一百八十四章:迟则生变 (第2/3页)

,自然觉出一丝端倪,可这重重宫墙,实在不容人有太多儿女情长的遐思。不多时,杜充出来说道:“因今日有北面的军情,官家正在与几位大人在内宫商议军机大事,不便宣召,但官家已知几位大人自富春回来,要诸位大人明日早朝各述其职,”张云华和赵清州对视一眼,心中都有几重担忧,一来忧虑国事,二来担心迟则生变。

    史弥远闻言却是松了一口气,回身对他二人笑道:“军情紧急,富春之事既是误会,也不必在朝堂上张扬了。明日上朝,烦请二位大人替老夫美言几句,其他的事情少说为妙,不要让官家为此分神。”赵清州依然温和,抱拳回礼道:“丞相多礼了,我二人只将所见所闻述与官家,不敢有丝毫错漏。”史弥远盯着赵清州和张云华看了片刻,面皮上展露出一丝笑意,一甩袍袖便钻进了自己的马车里。待丞相一行走远了,赵清州道:“云华,咱们去大理寺,找于敏大人。”

    于敏听闻赵清州与张云华到了,匆忙来到前厅,开门见山道:“赵大人,张大人,我大理寺使出浑身解数,还是没撬开那厮的嘴,看样子是受过规训的。”“一句都不肯说吗?”“只说是去行窃的,不肯交待别的,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嘴脸。”“今日回禀官家了么?”“只能据实说,但苦无铁证,祁怀武倒是承认了,是有人指使他构陷程大人,官家已令人将祁怀武下狱,将程大人送回府中了。”

    清州闻言心中释然几分,连说几句“那就好,”又想起郑德刚尚在囹圄,又问道:“小郑大人那里如何?”“今日朝上我正要上奏郑大人含冤一事,忽而有北面军情急报,官家看了,将报中所陈之事说与众人,便散了朝,与童大人和项大人去内宫议事了,只能明日再奏。”赵清州闻言,知郑德刚平反也只是明后两日的事,便放心下来,又问那军报中所陈何事。

    于敏长叹一声,沉声道:“金人近日频频犯边,起初只是劫掠财物,欺凌百姓,这次竟在均州一带,屠杀男女妇孺一百七十余口。”云华和清州闻言皆是大惊,忙问:“此事因何而起?”“无非是寻衅罢了,那帮畜生杀了人还大放厥词,说若我大宋称臣纳币,便可保宋国十年无虞,否则今日均州之变,来日便或是临安之变了。”

    “砰”,张云华的手重重按在了木椅扶手上:“欺人太甚!”赵清州亦是面色铁青,问道:“朝中诸位大人可有良策?”“听官家意思,这两日应当就出兵,弹压金兵的气焰,眼瞧着便快过年了,不能让北面的百姓这样日日惊惧。”三人一时无话,急景凋年的节令,只望四方早日太平。忽而,赵清州想起什么似的,与张云华说道:“项兄弟不是这几日就要去北面赴任么,不知道官家是否直接让他带兵北上抗敌。”张云华没有吱声,只点点头。

    于敏听出赵清州话中的担忧,在旁开解道:“小项将军虽是骁勇善战,却从未独自对战过金兵,兹事体大,官家定然会派几员老将同往,赵大人不必忧心。”赵清州心下安稳几分,想起李卓然应当还在过云楼等江南山庄的消息,便向于敏告了辞,走出大理寺的厢房来。于敏送他二人出来,忽而提起:“还有一件事,赵大人,您托郑大人照看的那个囚犯,今早上已押送蜀地了。”

    “哦。”赵清州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般,应了一声,却沉吟半晌没说出话来,张云华拍了拍他的肩膀,劝慰道:“多事之秋,离开临安未必是一件坏事。”赵清州点点头,强自开解道:“是,总住在牢中,也不是办法,走了好。”于敏道:“赵兄放心,郑大人早吩咐过,找了两个厚道的狱卒跟着,路上能照应一二。”赵清州回过身来,鼻尖已红了,他拱拱手,冲于敏说道:“多谢。”

    这边望海楼中,秦国锡吹着杯中的茶叶,问毛掌柜道:“那日住在丞相隔壁的,究竟是哪些人?”毛掌柜躬身立在秦国锡面前,满脸堆笑道:“将军,那么些时日了,小人怎么记得清呢?”秦国锡看了左右一眼,早有人将一把闪着寒光的宝剑,压在了毛掌柜肩头。毛掌柜素来知道秦国锡为人,见状慌了神,一叠声道:“将军这是怎么说,小人一向对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