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贵族、顽主和一扇门

    正文 第十八章 贵族、顽主和一扇门 (第3/3页)

没干过粗活,那他靠什么养活自己?还养得这么滋润?这么经年久月的潇洒?

    “你崇爷是位老旗人。”好在孙大爷终于接上了话头儿,罗醒了不敢再打岔了。

    “知道旗人是什么的干活儿不?”孙大爷的第二句话却又要跑偏。

    “是奇怪的人?高人?”罗醒了装模作样的试图将话题回归正轨。

    “哈哈~高人?也对。咱们这位崇爷年轻时提笼架鸟,上午泡茶馆,下午泡浴池,串戏园子捧角儿,那日子过的真是贵族。后来被政府改造的时候倒是扫过几天马路,那是他这辈子唯一做过的工作。

    开会倒也参加过几次,不过都是批斗会。那也是他为数不多的几次登台。如今守着家里的大宅子收租过日子,依旧是提笼架鸟的自在逍遥。这个人的命真是好啊!现在依然是最有钱的主儿,那老宅子怎么也值个一千万。”

    “你个土鳖孙,一千万只能给你个门儿。”

    “哦,感情儿这位崇爷就是一个老败家子。旧时老北京人嘴里的“爷”,现今的“顽主”。”

    在北京,所谓的“顽主”也是分几个阶层和阶段的。解放前,这类人大多是家道中落的无赖子弟。没本事,没手艺,也没什么大钱。却能仗着老一辈儿的名望积累和超出一般人的眼光见识,自己趟混出一片小圈子。

    四九城儿无论贵贱,见了面都得尊称一声“爷”。替人谋划和撑场面也大多公正和平,不为利益,只求人前人后的光鲜体面。多半是靠嘴不靠力,也就是所谓日积月累的“威望”,镇吓一方。

    解放后,尤其是在“打倒一切”的动荡岁月,这类人多以下九流子弟居多。没什么文化和见识,却有着老辈儿传承下来的古道热肠。在追求所谓“威望”的过程中,嘴自然是不好使,也就只剩“力”了。而“威望”的势力范围大多只是几条胡同,就更别提四九城了。

    但有一点,就是“顽主”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仗义”的代名词。这种“仗义”无论敌我,只是对象的范围比较狭小。

    “顽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多都有一门专精的手艺或特长。崇爷的特长有些另类,因此显得有些各色。但“仗义”的本色一点不少,这里几位大爷的早点茶水都是崇爷预备的。

    周围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罗醒了也装作一脸懵懂的笑着。他对这一大套说辞不能表现出完全了然的神态,那样就令人怀疑了。罗醒了小心翼翼的拿捏着。

    “呵呵,老孙头那是嫉妒。他这辈子除了去公园,就没进过那么贵重、那么敞亮的门。”

    几位大爷再次笑成一片。

    说话的这位是拉二胡的李大爷,退休前是专业剧团的头把。为人很是豁达,老伴儿应该去世了。这般年纪的人基本没有离婚或孤寡一辈子的。李大爷的衣服在领口处总有污渍,是洗了以后没洗干净的那种陈垢。

    仪容也打理的很随便,却总端着一个包浆灿然的紫砂小茶壶,时不时的抿一口。这做派应该是见过大场面的,又曾经是文艺界里的“腕儿”,这种状态只能是孤寡而且子女不在身边。

    罗醒了喜欢上了这种 “看”的状态。

    师傅给他打开了一扇门。

    一扇一直在身边却一直被忽略的崭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