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年年此时别山话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003章 年年此时别山话 (第1/3页)

    别山,山之大别于他山。

    别山,山之圣以尖名山。

    山脉连绵数百里,山北之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之水,往南注入长江。别山峰顶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荆楚,巍巍群山尽收眼底。

    而南北的气候环境也截然不同,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

    三月季节的南山下,有一唤作天堂的地方,四季如春。

    盛开正艳的桃花林边,凌空而下的别山水直下潭中的巨石上,溅起无数的水花,水花向四面八方落入潭中,形成大片的喷雾,如薄云似轻烟。

    一阵清风拂过,雾气腾腾的潭面,青雾舞动,悠然散去,水面上不知为何竟漂浮着无数的桃花瓣,粉白相间,桃花瓣上一位白衫飘飘的女子,犹如仙子下凡一般。

    她十六七岁的样子,身形婀娜,清秀绝俗,她微闭着双眼,张开的双手缓慢的舞动着,只见水面上,五颜六色的鱼儿向她游来,争夺着她玉足下的桃花瓣,一片片,一瓣瓣……

    这时,空中传来了悠扬的琴声,琴声过后,一个空灵而悠扬的女声响起:“衫衫,喂完鱼儿,上趟多云寺,师父在神墨亭等你。”

    白衫女子缓慢地睁开双眼,目若这龙溪潭水般清澈,微微颔首答了句:“是,三师姐!”

    之后莲步轻挪,行走于潭水之上去了岸边。

    上了岸,进了桃花林,被唤作衫衫的女子突然急速奔跑起来,口中不停的喊道:“小五哥,小五哥……”

    ……

    ……

    多云寺修于前朝,相传前朝时期有高僧为了宣扬佛法,就选中了距离别山最高主峰白马尖八百米的多云尖,建古寺取名多云寺,后因山路高险,香客难抵,这座寺庙就慢慢的衰落。

    衰落后这座古寺历经数百年,竟完好如初,更奇怪的是这座古寺寻常人远看山有寺,近观山是山。

    而修行者远看山有寺,静观寺是寺,多年来,竟无一人能入得寺中……

    又过了数年,后来神墨亭的前祖游历路过此地,机缘巧合下,竟入了寺门,却依旧无法入得寺内。

    为了这份机缘,前祖便留了下来,在寺庙旁东西两侧修建了庭院,庭院后的山崖上建了座亭子,取名神墨亭。

    至于亭主本人的身世到如今也是个迷,只相传在很久前有位浑身泛着贵族气息的公子路过此地便留了下来。

    传说,总是越传越神,有说是当今圣上的不知哪位祖宗,也有人说是仙人看此圣地留此清修,还有人说是墨家的祖辈,反正越传越妙,越传越神。

    至于是不是传说或许只有现在神墨亭的主人才知,据说历代皇帝也知,但都不曾考证,也无法考证。

    只知道历代历朝有明文禁令:盛世之年,永不入别山圣地。

    就连别山脚下的平坦村,村口都立着一块巨石,巨石上写道:“行至别山平坦处,来去过往不留宿。”

    至于为何不留宿,外面的传闻是,深山气候多变,易生寒疾,猛兽成群,外人地形不熟,恐遭了生命。

    谁信?谁也不信,然传久了,也就信了。

    再加上皇家的禁令,就甭管你是常人或异于常人,从没人敢违抗,何况神墨亭的历代亭主相传都是神人。不仅亭主本人,就连坐下弟子也都是高深莫测之辈,且永远只收六人的规矩也数年未变,还须亭主本人亲自挑选有缘之人。

    并且这六人未达知命,未经师傅许可,都不得轻易下山,只每年派出一人,下山行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