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通商路(下)

    第十八章 通商路(下) (第2/3页)

便能制出令他们望尘莫及的精品来!”

    赵观大喜道:“若真如此,我可真要向各位预定了。”

    杨应麒道:“赵管事是一个人来?”

    赵观道:“我还带着几个下手。”

    杨应麒道:“那赵管事最好留下一人在这里,我再派几个人跟赵管事一起前往辽国,以后好多加联系。”

    赵观道:“这当然没什么问题。”

    杨应麒又道:“此外尚有一问,若我们造出这些东西来,赵管事将以何物与我们交换?”

    赵观道:“那要看杨首领的意思了。宋钱、金银、绸缎,我们都有。”

    杨应麒道:“金银绸缎,非我们所喜。我们要的,是茶,药,还有良版书籍。”

    赵观一怔道:“书籍还好说,茶可不容易。大宋对茶向来看得很严,我们在契丹也经营有茶,不过价钱可卖的不便宜。”

    杨应麒道:“茶的事情,赵管事再帮我们想想办法。良版之书,我们也不是要一大批,回头我开个书目,请赵管事代为购置——价钱方面却不拘。我们虽远在边鄙,这半年多来却还聚敛了不少财物。”

    赵观看了看远处的马栏,笑道:“这是。”

    杨应麒道:“总之我们生意长做长有。另外,我想请赵管事帮我们带封信给赵大官人,略表我等殷勤之意。”

    赵观停留了两天才离开,杨应麒派出了五个人跟了去。那五个人有三个更杨应麒学过绘图之术,为人又机灵,杨应麒把他们派出去跟赵家商队行走那是另有所图。

    赵观走后,杨应麒对王大辉道:“这下好了,我们的琉璃屋要连夜开工,以后吃米吃粥,都看你了。”

    王大辉道:“杨当家啊,琉璃的纯度,哪有那么容易就提高的?”

    杨应麒沉吟道:“我说过的‘古法’,你试过了么?”

    王大辉道:“当家的,你说得太过简略,有很多关键我们都没琢磨透!真要造出当家你说的那些东西,怕也要三五年。”

    杨应麒道:“不怕,慢慢来。”

    王大辉道:“那这个姓赵的生意怎么办?你答应他们半个月后会有新货,但他们好像不是很看得起我们这琉璃珠呢。”

    杨应麒道:“只是这么散卖,自然没什么意思。但我们把它改头换面一下,就大有市场了。”

    王大辉道:“大有市场?有市场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